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曾用刊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华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9年。该刊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注重反映社科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追踪社会学术热点和理论前沿,所刊论文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编校质量和编排规范上追求高标准、高品位。主要刊载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辟有“地方历史文献与文化”、“词曲研究”、“东方诗学”、“三国文化研究”等特色栏目。王利器、霍松林、余冠英等著名学者都曾是本刊作者,他们对刊物学术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多篇论文获省(部)、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8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来函要求寄送刊物,所刊论文《论毛泽东笔下的山景美》被该报连续转载。2000年本刊论文《共生教育》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lnfo)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2000年荣获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奖”。2006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社科优秀学报”。1999年、2002年和2006年蝉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定的“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6年该刊“三国文化”栏目被四川省高校学报研究、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四川省高校学报社科优秀栏目”、“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10年教育部科技司、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第四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四川南充市师大路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684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674/C
- 邮发代号:62-13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DeepSeek提升我国科技资产价值的逻辑、限度与路向
武新星[1];刘炜[2]
(1-15)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王成光[1];陈乐[1]
(16-25)
列宁的生态农业思想及对当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耿步健[1];吕梦华[1]
(26-35)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党逻辑——基于中西方现代化比较的视角
樊昊[1];徐晓光[1,2]
(36-46)
文化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运作逻辑解构
向玉珍[1]
(47-56)
双重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政策感知的调节作用
吕明洁[1];陈颖[1];陈松[2]
(57-72)
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影响及推进路径
王晓东[1];王亚丽[1]
(73-83)
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剖判:必要性、成熟度、着力点
高镜雅[1]
(84-95)
论教育作为安心之道
阳泽[1]
(96-110)
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的三重维度及其实现
胡力诗[1]
(111-122)
监察建议的适用事由及其范围限定
陈辉[1];宋亚炯[1]
(123-134)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二元处罚体系的误区澄清与规范优化
陈增辉[1]
(1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