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曾用刊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1930年创刊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发展而来,是我国出版最早的学报之一,发表过胡适、闻一多、张奚若、钱端升、周鲠生、刘秉麟、燕树棠、杨端六、高翰、游国恩、郭绍虞、陈西滢、朱东润、李笠、叶德辉等名人的文章。 学报始终坚持关注前沿,约请名家,不断创新,培育人才,倡导百家争鸣。《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16年获得湖北省出版政府奖,2017、2015年获得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是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100家资助期刊之一,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34家“优秀”期刊之一,是获得“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的9家期刊之一,是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学报学术论文转载量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十。2001年学报就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旗下的《社会学文摘》《社会服务文摘》《语言学与语言行为文摘》收录,是最早被收录的29种中文期刊之一。近年来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机构用户达5000多个,分布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 创刊时间:193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湖北武昌珞珈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732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71/C
- 邮发代号:38-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协同的法律机制
罗瑞芳[1]
(5-15)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制度的形成逻辑与适用路径
夏沁[1]
(16-27)
论智慧税务中的法技价值对齐
许多奇[1];董家杰[1]
(28-38)
神经信息的法律保护:个人信息、隐私与数据
张红[1];叶竞欧[1]
(39-50)
数字权利的系统构成及新特征——基于信息流动视角的理论分析
吕普生[1];高源[1]
(51-63)
社会空间实践与空间表象和表征——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
张一兵[1,2,3]
(64-76)
马克思自由观的主体间维度——基于社会自由概念的考察
王卓群[1]
(77-87)
人情主义伦理与中国式契约论
李建华[1];刘畅[2]
(88-101)
广场形态:苏区文艺的大众化与规范性
宋剑华[1]
(102-111)
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人物学
张均[1]
(112-121)
劳动史的意义:史学多视角考察的聚焦
王子今[1,2,3]
(122-132)
学术与现实的互动:全面抗战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理路
万军杰[1,2]
(133-141)
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的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
陈景华[1];刘展豪[2]
(142-155)
人口老龄化与地方债券信用利差
张鹏[1,2]
(156-169)
监察法规备案审查的法治监督逻辑及机制建构
喻少如[1];许柯[1]
(170-182)
我国跨境远程工作劳动争议的制度挑战与对策
班小辉[1]
(18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