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办于1983年10月,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民族大学主办。初为季刊,后于1999年改为双月刊。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民族问题研究,关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办刊宗旨和方向。常设“民族政治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民族社会学研究”“民族经济研究”和“历史研究”等栏目,重点选用主题鲜明、前瞻性强、资料翔实、层次清楚、论证充分的学术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 创刊时间:19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867X
  •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191/C
  • 邮发代号:64-4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数字共睦态:网络语境下传统艺术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孙佼佼[1];郭英之[2] (5-13)

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研究——以大禹文化为例 黄丽[1];崔明德[2] (14-21)

“悟空热”:数字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 周子翔[1,3];张继焦[1,2,3] (22-34)

民族传统村落资源资本化中的主客易位与协作共生——基于贵阳市R村的调查研究 崔海洋[1,2];崔华清[2] (35-43)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气象灾害预测的经验表征、地方认同与文化传承 李全敏[1] (44-49)

社会互动赋能老年人数字融入的内在机理与微观证据 张晶晶[1];张望[1] (50-61)

新媒介接触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实证研究 王湘平[1];钟仁耀[1] (62-71)

代际视域下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智能监控生成逻辑、实践困境与可能路径 彭青云[1] (72-80)

从“有效衔接”到“有机衔接”: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逻辑 巫达[1];杨天华[1] (81-88)

以民宿为平台的主客价值共创实现机制研究——以云南双廊镇为例 赵壮英[1];夏彬[2] (89-99)

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考察 廖斌[1];韩雷[1] (100-114)

土地流出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研究——基于CHFS的进一步分析 尹志超[1];王瑞[1] (115-127)

DeepSeek驱动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徐政[1] (128-137)

自动化行政下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应对——以DeepSeek接入政务系统为例 周采擎[1] (138-149)

电影叙事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论析——以《哪吒》系列电影为例 王心彤[1];王炳涵[1] (15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