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国医院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曾用刊名:医院管理

简  介:《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与我国医院管理学科共同成长与发展,引领医院管理创新方向,为医院管理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不同时期医院工作实际,杂志全面介绍现代医院科学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报道国内外医院管理学的研究进展、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医院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管理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舆论导向,成为宣传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的阵地;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和学术探讨的关系,成为理论实践大家论坛,被读者定义为"敢于讲真话"的杂志,因而深受欢迎。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读者、贴近前沿的编辑方针,从内容形式上,坚持科学性与政策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普及与提高的统一、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的统一。“独特、精致、贴近、服务”的品牌效应,使《中国医院管理》杂志成为一本传导医院管理理论与实践精髓的杂志,一本讲述医院管理者心智的高层次、权威性的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11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329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41/C
  • 邮发代号:14-7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紧抓“双百行动”机遇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I0001-I0002)

第14届中国医院院长大会 (I0003-I0003)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简介 (I0004-I000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难题 宋杨[1,2];吴华章[3];任静[4] (1-5)

医疗卫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思考 王子行[1];胡银环[1];刘莎[1];许洛[1];冯显东[1] (6-10)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下三级公立医院内部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 肖红军[1];万红慧[1];肖海燕[2];沈晓[2];毛宗福[2] (11-14)

我国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 王素贤[1];郭智萍[2,3];赵要军[2,3,4];郑丽[2];胡建平[5];蒋帅[1,6];苗豫东[1];田庆丰[1] (15-17)

公立医院运营助理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郭梓旭[1];郭智萍[2,3];赵要军[2,3,4];于雪晴[1];刘函[1];苏明珠[1];王素贤[1];吴迪[2] (18-21)

公立医院运营助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于雪晴[1];郭智萍[2,3];赵要军[2,3,4];郭梓旭[1];刘函[1];苏明珠[1];刘雯雯[2];穆子涵[2,5] (22-27)

基于胜任力的公立医院运营助理选拔与培养机制研究 付晓丽[1];刘函[1];郭智萍[2,3];赵要军[2,3,4];郭梓旭[1];于雪晴[1];李晨琪[2];穆子涵[2,5] (28-31)

基于类多学科诊疗的公立医院运营助理工作团队服务模式探索 穆子涵[1,2];郭智萍[2,3];陶玉秀[2];王雷超[2];于雪晴[4];郭梓旭[4];刘函[4];赵要军[2,3,5] (32-35)

基于现实主义评估方法的改善医疗服务政策执行机制构建研究 朱拓东[1];吴昊[1,2] (36-39)

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健康贫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 李红雨[1];吴冰[1];张晨溪[1];赖勇强[1];刘馨蔚[1];田雨露[1];戈倩倩[2];黄仙红[2];杨海君[3];尹芳[4];徐瑜涓[5];李叶[1,2] (40-44)

医疗服务连续性定量测量的反思与拓展 徐致远[1];王云梦[1];王盛[2];胡楹[1];丁思雨[1];周萍[1,3] (45-49)

公立医院组织敏捷性:概念、核心能力与培育路径 毛荟妍[1];王雪梅[1];王佳宁[1];程雅婷[1];朱瑜萱[1];段庭山[1];孙涛[1] (50-54)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组织惰性及防范策略研究 胡龙军[1];黄建华[1];姜若[2];何露洋[3];杨嘉麟[4];左克强[5];侯冷晨[6] (55-59)

基于闭环管理模式的临床诊疗操作管理策略与思考 吴少玮[1];夏仕笑[1];杨超[1];吕斌[1];贺哲[1];汪业胜[1];翁雨雄[1];夏家红[1] (60-62)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师不良事件上报现状分析 毛淋淇[1];张敏敏[1];高卫益[1];金瑞[1] (63-66)

基于投诉闭环管理的医疗风险预警监测实施效果分析 袁蓓[1];宋世蓓[1];姚韵婷[1];唐潇[1];马占强[1] (67-71)

医保患视角下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冯旅帆[1];徐嘉婕[1];唐密[1];彭颖[2];金春林[1] (72-77)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CHS-DRG支付方式改革对肿瘤医院住院费用影响评估 高明[1];刘忆[1];冷家骅[1] (78-82)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下医患矛盾特征及治理研究 赵麒然[1];迟方旭[1] (83-86)

1876例医疗损害纠纷案件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 颜羽赫[1];潘家运[1];胡佳卉[1];张闻轩[1];周典[2];田帝[3] (87-92)

天津市医疗损害事件医方原因力判定影响因素分析 周金满[1];褚建欣[2];李玉[3];刘丹[1];张艺馨[1];杜汋[1,4]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