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
简 介: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学院科研,立足妇女教育,关注妇女研究最新理论动态,反映刊登研究妇女问题的研究成果,突出女性物色。加强女性物色栏目建设,有一批国内外著名妇女问题研究者为本刊固定撰稿专家,注重编辑、校对质量,有一定的引文章与文摘率。
-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 创刊时间:198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东路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3698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809/B
- 邮发代号:82-25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研究——基于主体重构、内容迭代和传播革新的视角
倪念念[1]
(5-11)
“三访·三赋·三行”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
王欢[1];韩冰[1];刘旸[1];任琳[1]
(12-19)
论未成年非婚生子女共同抚养权益之实现
高丰美[1]
(20-27)
交流与互鉴:中法反家庭暴力事业发展的新契机——第十届中法反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
周小雯[1]
(28-35)
不稳定工作、性别观念与家务分工: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夫妻匹配数据为例
刘爱玉[1,2];姜凤姝[1];罗聪聪[1]
(36-48)
价值兑现:新家庭主义视角下农村青年妇女的家庭支配地位
袁梦[1]
(49-57)
舆论、立场、变革:晚清报刊新闻中的秋瑾案件叙写
张晓芳[1]
(58-65)
数字时代妇女国际传播发展趋势与我国主流媒体优化路径探析
蒋玉鼐[1]
(66-74)
妇女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双重末梢——小区妇联实践探索
潘璐[1];刘启慧[1]
(75-84)
从性别空间到脆弱关怀:且谈女性友好型城市
曾晨妤[1]
(85-93)
高中女教师职业稳定性的质性研究
武晓伟[1];林思涵[2];安旎[3]
(94-102)
工作预期收入与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基于情境理性的视角
李晓菁[1];田志鹏[2]
(103-111)
大庭美奈子“野草”创作中的生命意识
侯冬梅[1]
(112-119)
专业认证视域下学前教育师范生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王丹[1];刘怡[1];顾理澜[1]
(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