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
简 介: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学院科研,立足妇女教育,关注妇女研究最新理论动态,反映刊登研究妇女问题的研究成果,突出女性物色。加强女性物色栏目建设,有一批国内外著名妇女问题研究者为本刊固定撰稿专家,注重编辑、校对质量,有一定的引文章与文摘率。
-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 创刊时间:198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东路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3698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809/B
- 邮发代号:82-25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谌贻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更好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2-2)
论父母为子女婚内购房出资的性质及返还进路
马忆南[1,2,3];杨皖湘[4]
(5-16)
未成年人民事检察的内生机理及路径选择
谢芳[1]
(17-24)
权益保障与妇女发展:第七届中德性别平等与发展研讨会综述
聂真真[1];王向梅[1]
(25-30)
社会经济地位与女性生育意愿的关系:儿童价值的中介作用
邢淑芬[1];张娜[2];李翘而[2];唐楚涵[2]
(31-39)
生活技能培训赋权服务业女性的机制及其局限——以一个流动青年就业支持项目为例
陈安娜[1];詹婷[1]
(40-55)
女性用户视角下智能终端界面的隐喻及其发生——以性别化智能终端“闺蜜机”为例
杨唯一[1];马涛[1];李思嘉[1];李泽苗[1]
(56-63)
联结的可能:平台时代面向东北亚的妇女国际传播
王晓莹[1]
(64-72)
脚手架还是镣铐?可供性视角下社交媒体对青年职场妈妈母职实践的影响
高芳芳[1];宋端慧[1]
(73-82)
何以寻工:非正规市场中农村家政女工的就业路径与机会建构
王子阳[1]
(83-90)
唐群英女性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罗海云[1];刘雨尧[2]
(91-98)
从禁忌到劳动保护:20世纪50年代上海女工的经期保护
王瀛培[1];杜子银[1]
(99-106)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计彤[1];平薇[1]
(107-111)
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思政课程的“四个讲清楚”——以唯物史观为例
任琳[1]
(112-118)
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启示
李一凡[1];张仁甫[2];霍力岩[3]
(119-128)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承办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宣介会暨2025年援外培训学员之家新春招待会成功举办
(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