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Journal

曾用刊名:川东学刊;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达县师专学报

简  介:《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曾先后使用过《师专教育研究》、《达县师专学报》、《川东学刊》等刊名。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改内刊为公开刊物,刊期为季刊。2003年,为适应刊行的国际化趋势,2004年,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刊期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8年1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更名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 创刊时间:198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51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248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717/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优秀校友简介 (2-2)

革命与传统:川陕苏区群众政治动员探析 何先成[1];刘欣琛[2] (7-14)

川陕苏区扩红运动及其意义 王小蓉[1];张寒[2] (15-22)

川陕苏区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实践及经验启示 梁云[1] (23-31)

中央苏区的归队运动——以《红色中华》相关报道为视角 吕小龙[1];唐国平[1] (32-40)

乡村“微腐败”法治化治理的意义与路径 刘永红[1];孙澳玲[1] (41-47)

人脸识别盗刷交易中商业银行的民事责任——以李某与交通银行某支行借记卡纠纷案为例 苗沐[1] (48-56)

人口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邓有根[1] (57-66)

四川现藏明清书法名迹整理研究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 刘志超[1,2] (67-75)

北宋无为杨杰著述考 刘术[1] (76-84)

文献、文本与辑佚——以《宋书》史料运用对严可均辑《全宋文》的影响为例 张行[1] (85-91)

宋代《诗经》学传播研究 陈燕[1] (92-98)

宋诗宋注中的因果观念与诗学指导之关系 陈昌前[1] (99-105)

科学家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同构性 李建强[1];许世诚[1];张煜捷[1] (106-113)

心与艺:白沙后学的心学美学观 曲斌[1] (114-119)

生涯乐观与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与父母生涯干涉行为的调节作用 纪化振[1,2];杨梦晓[1];廖明英[3] (120-126)

制度理性与知识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三维建构路径及全球话语生成 余文盛[1] (127-135)

红色影视资源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朱海嘉[1];辛宇[1] (136-143)

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建设的二维结构 谭斌[1,2] (144-150)

教育强国视域下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路径探赜——以“三自三互法”为例 张华[1] (151-154)

新时代教师角色重构的实践路径——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文本分析 陈庆林[1] (155-160)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稿件格式规范 (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