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简 介:《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是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科技日报社、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中南六省四市科技厅(局)等单位协办的关于科技进步理论、政策与方法的学术类期刊。20多年来,《科技进步与对策》始终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己任,紧紧围绕“科技进步怎么样”和“科技进步怎么办”两大历史命题,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办刊之路,历年来入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连续两届获得国家期刊大奖、湖北省十大名刊奖等荣誉,2008年被中国工程院遴选为中国工程管理论坛会刊。《科技进步与对策》是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阵地,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得力助手,是关注科技经济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两院院士参政议政的民主论坛,是企业家赢得竞争胜利的有效参谋,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拓展国内外市场、吸引公众关注的理想传媒。
-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6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48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224/G3
- 邮发代号:38-11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8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康亦斐[1];司峥鸣[1]
(F0002-F0002)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设立对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影响——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实证研究
周十同[1];王晓丹[1];石玉堂[1]
(1-9)
AI背景下技术冲击意识对制造工人工匠精神的影响机制研究
朱永跃[1];孙佳怡[2];曾梦妮[1]
(10-19)
AI技术采纳、智力资本与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可供性、非正式环境规制双重视角
黄磊[1];刘昊宇[1];李静[1]
(20-29)
内部创新与融通创新互补平衡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李晓翔[1];杨文萍[1];顾东晓[2];刘春林[3]
(30-40)
数字生态下创业质量多元驱动机制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动态QCA分析
胡海青[1];秦欣悦[1];刘方南[1]
(41-52)
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效率的“索洛悖论”——基于研发要素投入偏向视角
杨昕[1];赵守国[1]
(53-64)
区域数字化环境对制造业颠覆性与渐进性创新的影响——基于数字可供性理论的分析
范彦成[1,2];刘仪[1];陈衍泰[2,3]
(65-76)
中国省域创新绩效提升的多元路径选择——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
夏海力[1];朱诗晗[1]
(77-86)
组织印记对科研院所转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激励还是抑制?
高嘉馨[1,2];顾新[1,2];杨雪[1]
(87-97)
组态视角下企业责任式创新路径研究
曹霞[1];李玮佳[1]
(98-107)
组织韧性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商业生态优势的影响——组织忘记与组织创造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谢雅萍[1];陈睿君[2];李美玲[1]
(108-117)
专精特新政策如何驱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王海花[1];孙倩如[1];李树杰[1];刘黎[1]
(118-127)
绿色创新链视角下双重环境政策对碳回弹的影响研究——基于环保税与用能权交易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孙慧[1,2];张学峰[1,2]
(128-139)
元宇宙赋能的具身化隐性知识管理:资源、传播与创新
张建华[1];温丹丹[1];李良辰[1];杨岚[2];李佳珂[1]
(140-149)
复杂系统视域下计算知识管理系统韧性治理框架
李杨[1];石梦茹[1];张佶[1];周鹏[2];姚伟[1]
(150-160)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冯亮[1]
(161-161)
黄河科技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王娟[1];李晖[1];王玉[1];王兰珍[1]
(162-162)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水粉作品选登
刘泓杉[1];纪向宏[1]
(163-163)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孙云娟[1]
(164-164)
大连海洋大学水彩作品选登
张仕春[1]
(165-165)
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李光旻[1]
(166-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