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子江文学评论
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曾用刊名:扬子江.评论
简 介:《扬子江文学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 主管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200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7977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891/I
- 邮发代号:28-27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黄岩说诗
陈先发
(5-9)
困境与蝶变——陈先发诗歌印象
草树[1]
(10-15)
恍惚之思,其中有道——读陈先发近作札记
耿占春[1]
(16-26)
挑战与突围——论中国新世纪非虚构写作
洪治纲[1]
(27-35)
摹写与主体性的缺失——丁玲佚作《杜秀兰》论
秦林芳[1]
(36-40)
从历史到未来:重写城市“中间阶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张屏瑾[1]
(41-48)
“新时期”的位置: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叙事建构
杨姿[1]
(49-56)
文学里的城市空间——也谈《动物凶猛》
洪子诚[1]
(57-60)
夷犹者的捣乱与辨难——李洱小说论兼及一种创作诗学的探索
樊迎春[1]
(61-69)
文艺青年、“80后”写作与“自我”的历史动能——周嘉宁小说论
刘欣玥[1]
(70-80)
致此时此刻:关于《空山横》与演讲缔造的可能世界
贺嘉钰[1]
(81-86)
大地上不安的魂灵——读胡学文长篇小说《龙凤歌》
苑博[1]
(87-93)
文学停止的地方,生活出现了——评陈冲和她的《猫鱼》
刘月悦[1]
(94-99)
“知识人形象”与知识分子写作的流变——以《你在高原》《应物兄》《北流》的知识分子写作为例
梅兰[1]
(100-106)
论黄蓓佳儿童文学的文化审美建构
刘阳扬[1]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