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江学刊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哥白尼索引(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阅江学刊》(刊号CN32-1802/C,国际标准出版物连续号 ISSN1674-7089;双月刊;国内邮发代号28-406;国外发行代号BM4614)以“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为办刊目标,秉承“特色中有个性,深度中显内涵,高雅中见品味”的办刊理念,以全球视野和多学科视角,聚焦学术前沿动态,重点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观点新、信息新、角度新、资料新、方法新”的理论成果。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阅江论坛、经济观察、制造业研究、气象与人类社会、高等教育评论、三农中国、民国文化研究、审美文化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及专题研究(围绕某个学术主题以某一学科或以不同学科领域相互关联渗透的系列性学术研究为主)等。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创刊时间:200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089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802/C
- 邮发代号:28-40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数字经济赋能与数字中国道路
闫培宇[1,2]
(5-12)
毛泽东人才思想的文化渊源及当代镜鉴——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思想为核心
方延明[1]
(13-22)
滕尼斯的“生存意志”与“抉择意志”概念
户晓辉[1,2]
(23-30)
美丽江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苏的理论与实践
黄承梁[1];方世南[2];杜焱强[3];李丽[4]
(31-42)
中国气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风险评估与适应策略
刘长松[1]
(43-61)
气候资源的立法进路与规范构造——基于气候资源地方立法经验的分析
刘小冰[1,2]
(62-71)
生成式人工智能批判:一种西蒙东式人工智能的可能
王嘉[1]
(72-81)
环境演变中的数字艺术:发展历程、角色变迁及未来趋势
仇媛[1];宋超[1]
(82-90)
新质生产力如何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申杰[1]
(91-103)
“皮凯蒂悖论”:政治-社会秩序与意识形态
刘梓臣[1]
(104-113)
地方财政运行如何“因地制宜”: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周绍东[1];艾欣[1]
(114-123)
富民强农:民营企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侯冠宇[1,2,3]
(124-138)
开源范式下的传播生态场景重构——基于DeepSeek本地化部署的传播学研究
郭全中[1,2];曾婉琪[1];王映骅[1]
(139-148)
传播·仪式·情感:中国歌剧作品与VR技术融合的创新路径探赜
李合胜[1]
(149-158)
二十四节气赋能乡村振兴:现实基础、资源禀赋和实践路径
张建军[1,2];齐鹏然[3]
(15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