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简  介:《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创刊。本刊是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刊登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为主,特别关注学科发展前沿,鼓励学术创新,旨在为教学科研服务,促进学术交流。

  • 主管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主办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创刊时间:1999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兴华街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04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23/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7期

新时代“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探究 杨丽娟[1];李智勇[1] (1-4)

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导向的高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 谢东刚[1];梁妮[1];吕连[1] (4-8)

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邹建辉[1] (9-12)

新质生产力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发展路径 付小红[1] (13-15)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内在动力与实践策略 王勇凯[1] (16-18)

人文湾区视域下的惠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现状及创新路径 赖立湖[1] (19-21)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以菏泽“红色物业”为例 管吉哲[1] (22-24)

员工敬业度维度对社交媒体员工倡导的影响:工作岗位的调节作用 孙尧[1] (25-32)

基于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国家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贾嘉[1] (33-35)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赵金明[1] (36-38)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安装全流程要素分析 张炜[1] (39-41)

多元共治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纾困路径 柴龙珍[1] (42-45)

广东地区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深度融合干预机制研究 梁华德[1];董小娟[1] (45-47)

莞易学“东莞在线”视角下终身学习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张光裕[1];范夫伟[2];毛天福[1] (48-5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杨燕萍[1,2] (53-56)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 曹林[1] (56-58)

国家形象构建视角下高等教育文化符号研究 勾晓红[1] (59-62)

“双高”视域下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建设管理研究 林映鹏[1] (62-65)

数字技术驱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探索 林培煜[1];马伟坚[1] (66-68)

人工智能辅助中职生数字化阅读的校本实践 赵琳琳[1] (69-71)

产教融合赋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证研究 赵曦[1] (72-75)

航海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王婧[1] (76-79)

以案例分析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贝叶斯公式”为例 王继禹[1];杨翠环[1];贾秀玲[1] (80-83)

“以赛促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以基于微信小程序的Motalk英文晨读比赛为例 延芳[1] (84-87)

信息化技术的桥梁工程教改研究 赵磊[1] (87-89)

FT课程建设模式下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王梓玮[1];曲梦露[1] (90-92)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金婧[1] (93-95)

“1+X”证书与高职计算机“三教”改革研究 郦丽华[1] (96-99)

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研究 陈露[1] (100-103)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王鹤霖[1] (104-107)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电商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何平月[1] (108-111)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角度谈选修课“新闻英语”的教学内容 颜宝琴[1];孙嘉[1] (111-113)

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檀秋芬[1,2];黄丹[1,2];方从严[1,2] (114-117)

基于事故特征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教学探究 黄湛[1];雷建海[1] (117-1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 阚瑞来[1] (120-123)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刘寰[1] (124-126)

产教融合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戴芸[1] (127-129)

“以学生为中心”的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教、学、评改革探索 武晓雪[1] (130-132)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公文写作”抛锚式教学探赜 付爱萍[1] (133-135)

基于OBE理念的产教融合外贸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侯聪聪[1] (136-139)

STEAM教育理念融入5E教学模式的研究——以高职水利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与结构”为例 李峰[1];程静[1] (140-143)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低碳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震[1] (144-146)

基于TPACK的高职烹饪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构成 徐锁玉[1] (147-151)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 杨琎[1] (152-155)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育优化研究 吕晶[1] (156-158)

高职院校学困生学业帮扶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李凯[1] (159-161)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数字素养能力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 沈木燕[1] (162-164)

高职院校岗位实习管理的现实困境与破局策略——以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晓静[1];杨屿航[1] (165-168)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教育专业“小先生”模式的师德培育路径研究 李咏梅[1];贺敏[1] (168-171)

职业院校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提升与积极社会心态形成的关联性分析 张虹[1] (172-175)

网络微文化视域下高校“易班+”微思政育人路径探究 董海芹[1];肖为[1];曹小倩[1] (176-179)

高校文化育人与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 侯春燕[1];汤建文[2];郭旭东[1] (180-182)

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干预策略与效果评估 余姚[1] (183-185)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任义[1] (186-188)

“微思政”职教本科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策略探究 舒文娟[1] (189-191)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探索 邵凌云[1];任凭[1] (192-194)

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案例的编写及应用研究 田荣[1];焦静瑶[1] (195-199)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重构与路径优化 康豫[1] (199-20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与探索 张佩[1];梁婷[1] (202-205)

SC-IAT在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王鑫强[1];叶丽明[2];王明辉[3] (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