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办刊宗旨:立足贵州、推介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反映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成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集产、学、研一体化的试验试点期刊。

  • 主管单位:贵州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凯里学院
  • 创刊时间:200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开元大道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21X
  • 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50/C
  • 邮发代号:66-16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第三届历史人类学青年学术交流会会议综述 周莼[1];杨红冰[1] (F0002-F0002)

他者存在的自我理解与启蒙——从《人类学通论》课程出发的文化研究向度 赵旭东[1,2] (1-16)

多民族“互嵌式”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桂林市为例 颜小华[1] (17-28)

“文化搭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化实践 陶自祥[1] (29-37)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朱思红[1,2];孙波[3];王勇[4] (38-45)

契约、土官与国家认同:以稀见洪武三年贵州土地文书释读为中心 张金奎[1,2];窦宝越[3] (46-54)

流寓文人的离散心理与边疆风物书写——以《粤西诗载》为中心 张啸[1];吕忠山[1] (55-65)

方志、地方与地方性书写:民国《文县要览》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傅育繁[1] (66-76)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以黔东南为个案分析 李永皇[1,2];杨丽梅[3] (77-87)

非遗产业化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研究 张海燕[1] (88-98)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镇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以下司古镇为例 王艺璇[1] (99-107)

时间压缩与功能守恒:现代化进程中瑶族度戒仪式的结构性调适研究 赵世林[1];尹若曦[2] (108-117)

糯的网络:一个侗寨信任生产的物性逻辑 邓椒[1] (118-131)

新时代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在地化实践与现代化进路 谭淳月[1] (132-142)

多模态民族数学教育资源智能化建设与课程实践 黄晚桃[1];梁贯成[2,3] (14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