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曾用刊名:三峡环境与生态;重庆环境科学

简  介:《环境影响评价》杂志于2013年9月创刊,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出版社、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该杂志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指导刊,也是当前我国唯一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期刊,由环境保护部吴晓青副部长担任编委会主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梁鹏总工程师担任总编辑。 《环境影响评价》致力于深入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环评专业技术及学术动态、典型环评案例等环评领域的重点工作内容,进行权威的政策解读和业务讲解,为环境影响评价专业人员搭建了解国家政策、研讨环评技术、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评技术的交流平台、环评理论的创新摇篮和公众参与的沟通桥梁。

  • 主管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15号院;重庆市南岸区富源大道临1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44
  •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210/X
  • 邮发代号:78-28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简讯 (I0001-I0001)

坚持科学治理 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I0002-I0002)

2019—2024年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张嘉妮[1];周逸安[1];徐慧莹[1];乔飞扬[1];陈妤晴[1];王馥楠[1];邹心怡[1];黄皓旻[1,2,3,4];范丽雅[1,2,3,4];叶代启[1,2,3,4] (1-10)

2013—2020年我国大气污染的演变特征及健康效应 袁雪晴[1];王体健[1];王婷婷[2];曲奕川[1];杨好[1] (11-21)

基于气象与地理条件的我国本土臭氧污染特征与标准体系优化研究 高锐[1];陈醇[1];毕方[1];任艳芹[1];李云凤[2] (22-28)

湄洲湾石化区规划情景下大气PM2.5和O3浓度影响研究 杜晓惠[1];张众志[1];唐伟[1];钟雪芬[2];陈益明[2];李洋[1];于扬[1];孟凡[1] (29-34)

复杂地形下改进CALPUFF模型大气环境风险预测应用 王丹丹[1];王超[2];欧阳振宇[3];刘勤亚[1];吴成志[2] (35-43)

“无废城市”从建设到建成:趋势、挑战和对策 郑凯方[1];温宗国[2] (44-51)

法典化视角下新污染物治理法律规范的定位与完善 周旭[1] (52-57)

排污许可制度下雨水自行监测的实践困境与对策 丁玲艳[1];梁楠[2];羊小飞[3];陈心意[4] (58-63)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县域“双评价”理论实践——以沿河县为例 温珍灵[1];骆林[1] (64-69)

双碳背景下重庆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及驱动机制研究 李恩华[1];翟崇治[2,3];吴莉萍[2,3];赖明敏[2,3];陈敏[2,3];李白雪[2,3];谢耕[2,3];王靖东[4] (70-76)

复合吸附剂辅助单柱GC-MS分离CO2/乙烯并测定空气中117种VOCs 雷晓斌[1];朱青[1];张永祯[1];邹利林[1] (77-82)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以綦江老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向秋洁[1,2,3];马榆杰[1,2];张方辉[1,2];陶光彪[4];雷波[1,2,3];杨春华[1,2,3];周泓杨[1,2];黄昌前[4] (83-89)

生态破坏行为致农田生态系统损害因果关系鉴定实证分析 周欢[1,2,3];孙欣[1,2,3];付永川[1,2,3];李子未[1,2,3] (90-96)

使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人工智能的相关科学文献的评论性综述(下) Alan Bond[1,2];Dirk Cilliers[2];Francois Retief[2];Reece Alberts[2];Claudine Roos[2];Jurie Moolman[2];吴成志[3];马煊怡[3] (97-102)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 (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