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终身教育
Cross-Straits Lifelong Education
曾用刊名: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简 介:《两岸终身教育》创办于1998年,为季刊,大16开,国内统一刊号为:CN35-1348/G4,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2097-1257。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语言与文化”“教育教学”“闽南文化”“研究生论坛”等栏目。“开放教育”作为本刊的重点栏目,旨在探索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发展规律,服务电大教育教学,服务现代化建设事业,主要选题有:1.城市电大教育研究;2.电大文化建设研究;3.电大教育与高职教育结合研究;4.海峡两岸远距离教育研究;5.课程教学研究。本刊面向广播电视大学师生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开展远距离教育理论和开放办学实践课题的研究,并加强各专业学科领域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旨在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办学事业的全面发展。文章一经刊用,即按规定付给作者稿酬,并赠送该期学报两本。
- 主管单位:厦门市教育局
- 主办单位:厦门开放大学
- 创刊时间:1998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前埔南路126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1257
-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348/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终身教育视野下金融素养教育研究
魏建[1]
(1-8)
构建包容性终身学习体系的融资机制
杨琰[1]
(9-14)
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可为、难为与应为
赵娅岚[1]
(15-22)
县域老年教育分众化服务提升策略
陈世光[1]
(23-28)
台湾技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邵俭福[1,2]
(29-35)
职业教育供给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亚茜[1];吴南中[2]
(36-42)
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协同供给:价值、挑战与实践路径
唐亚南[1];鞠小红[2]
(43-48)
走向共生:职业院校供给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龚国桥[1];敖姗嫦[1]
(49-55)
新时代闽南歌仔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潇[1];陈煜斓[2]
(56-63)
新生代梨园戏剧作家张婧婧创作述评
宋妍[1];郑竹君[2]
(64-72)
基于口述历史方法深入探究闽台堆剪技艺
丁瑜鸿[1,2];黄佳鸿[1];曾汀汀[1]
(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