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Art Research
简 介:《艺术研究》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艺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面向全国艺术类高校及艺术界人士,突出学术性,为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艺术教学提供探讨平台。 《艺术研究》杂志内容涵盖: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艺术传播、艺术美学以及艺术史论研究。我们一贯秉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原则,坚持学术性、前瞻性、包容性,立足艺术领域、突出学术氛围。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9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321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29/J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陈勇劲作品
陈勇劲[1,2,3]
(2-2)
“地域性”与“两结合”:新中国东北地区革命题材美术实践的风格化转型(1956—1960)
赵龙[1]
(4-8)
秦代制服文化与当代制服重构:价值传承与借鉴
安泽明[1]
(9-13)
物外之游:论宋元山水画创作的“游戏说”
樊克雅[1]
(14-17)
瓶花、祥瑞与仪式:郎世宁《聚瑞图》新解
王天淇[1];杨楠[1]
(18-23)
水彩的“未完成性”美学:从透纳到当代抽象水彩的流动性表达
吴一高[1]
(24-27)
张萱仕女画的女性形象描绘研究
李微伟[1];杜海涛[1]
(28-30)
探析伏羲女娲形象对“同源共祖”神话源流的印证——以汉代图像为例
姜涵[1]
(31-33)
从“对象”到“亮相”:“理鬓”与20世纪女性形象的变迁
黄凤仪[1]
(34-37)
古青州音乐文化的历史印记——从“八音”看古青州音乐文化的繁荣
窦相宜[1]
(38-41)
符号·情境·指涉:互文性视阈下洪尚秀电影的恋人絮语
周子渝[1]
(42-45)
徐悲鸿雄狮图像的建构——以《侧目》为例
叶宇航[1]
(46-50)
空间形态——元代山水画的造境表达
陈聪凯[1]
(51-55)
“英雄叙事”与“创伤叙事”共振——韩延“生命三部曲”对平凡人生的擘画
林梅[1];刘亚[1]
(56-58)
塞尚艺术对民国时期中国画家的影响研究
魏毅[1];万梅子[1]
(59-61)
指向“未知”的实践——透过《难自禁》看艺术的“遭遇式”特征
刘阳河[1]
(62-64)
文本解析与情感表达:中国花腔艺术歌曲的歌词与旋律关系探究
曹颖[1]
(65-67)
当代艺术语境下阿彼察邦《记忆》的美学特质
吴昊东[1]
(68-70)
色彩多模态隐喻观照下扬补之《雪梅图》中梅花的解读
戴碧奇[1]
(71-73)
《天下第一楼》中的“主客情结”分析
张恒鑫[1];何弦[1]
(74-76)
跨文化语境下斯氏体系从“容”至“融”的多元新变
宿帅[1]
(77-79)
目标驱动与化身认同:互动视频的游戏性探析
曹馨予[1];刘亚男[1]
(80-83)
AI技术背景下绘画创作现状研究
荆琦[1];董巍青[1]
(84-89)
Sora拓展短视频创作艺术表现的信息维度
郭学文[1];董丹阳[1]
(90-92)
芭蕾舞中音乐与舞蹈动作的融合艺术
史卓琳[1]
(93-95)
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高杰[1]
(96-98)
基于空间句法的图书馆老年人友好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安和图书馆为例
龙洋逸[1];李永昌[1]
(99-101)
中国民族歌剧《与妻书》多元化发展与探究
李婷[1]
(102-104)
当代综合材料绘画的材料物性与情感表达
王美懿[1]
(105-107)
乡村振兴视域下红川农民画赋能乡村建设的研究
王军平[1]
(108-112)
传统武术的当代舞蹈话语转换——以舞剧Sutra为例
宋辉[1]
(113-115)
中国画专业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姜巍[1];姚瑞江[1]
(116-118)
新时代主题性雕塑教学的育人价值与实践路径——基于培根铸魂理念的探索
罗宗勇[1]
(119-121)
“四创融合”理念下版式编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孙慧良[1]
(122-125)
高校合唱指挥在音乐教育中的双重角色探究
张予馨[1];张赛男[1]
(126-128)
非遗活态传承的媒介间性实践研究——跨媒介叙事驱动的水彩画课程构建
袁伟旗[1]
(129-131)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复合型管乐人才培养研究
范瑜[1]
(132-134)
传统演奏技法在现代小提琴教学中的传承路径
于泳[1]
(135-137)
大学现代民族音乐教育改革思路
孙赫廷[1]
(138-140)
文化基因的艺术解码——思政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美学路径
朱洋洋[1]
(141-143)
教育类VR游戏中的交互式叙事时空设计
胥冬子[1];章立[1]
(144-146)
赫哲音乐节的多元传承及当代价值——以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为例
杨雨璇[1];隋欣[1]
(147-149)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在工业遗址改造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倪雪菲[1]
(150-152)
AIGC技术介入紫砂壶的造型再设计
曹俊[1]
(153-155)
新媒体视域下扬州非遗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新路径
胡诗奕[1];李雨轩[1]
(156-158)
民族服饰纹样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以广西兴安瑶族服饰为例
宋雪玲[1];仰睿[1]
(159-163)
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刺绣文化传承策略研究
李喆[1]
(164-166)
产品思维下乡村振兴数字文创设计思考
陈涛[1]
(167-169)
多模态数字技术在舞台艺术中的集成与表现研究——以话剧《后现代爱情图鉴》为例
汪也溟[1]
(170-173)
传承龙江红色基因的公共雕塑创新设计研究
于猛[1]
(174-176)
第三届黑龙江省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双年展作品选登
徐海涛;郭明轩;王腾飞
(177-177)
首届黑龙江省民族美术作品双年展作品选登
(178-178)
第二届黑龙江省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双年展作品选登
张君政;尹建飞;杨云鹤;张博
(179-179)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小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歌曲《星河》结项专场音乐会
(180-180)
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市民音乐嘉年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专场文艺演出
(181-181)
2025“青春逐梦·乐动丁香季”音乐会
(182-182)
春弦雅韵 乐响友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歌剧团来访
(182-182)
《乌苏里船歌》飘进伏尔加庄园 心聆志愿者用音乐架起中俄文化之桥
(183-183)
新声嘹亮燃青春 龙江旋律颂国魂——龙韵新声
(183-183)
冰雪合唱团“冰雪之声·夏韵启航”艺术实践成果专场音乐会
(184-184)
哈尔滨师范大学师生闪耀亚冬会闭幕式唱响冰城情谊
(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