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轻工教育
China Education of Light Industry
简 介:《中国轻工教育》创刊于1998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传达领导部门的有关工作部署和重要信息,组织开展轻工教育研究,力求全面反映轻工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的成果,鼓励并支持广大轻工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主管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 主办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 创刊时间:199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573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1352
- 国内统一刊号:CN 12-1278/G4
- 邮发代号:6-21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主流价值观:机遇、风险与治理实践
刘露丹[1];陈华栋[1]
(1-9)
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常态监测体系构建——以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
周翀[1];李建宇[1];张峻霞[1];孟红玲[1];殷媛媛[1]
(10-18)
区域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索:嫁接理论视角
梁滢[1];林梅金[1];黄艳[1]
(19-27)
“三全育人”格局下包装工程专业研本结对培养探索
孙德强[1];邢月卿[1];李国志[1];刘晓晨[1]
(28-34)
新工科背景下京津冀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张锐[1];赵锦钰[1];王燕[2];周卫斌[1]
(35-44)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经典对思政创新研究的启示——以王夫之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发为例
闫韦彤[1]
(45-53)
基于国际认证、工程实践与人工智能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个性化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徐恩波[1];华向理[1];程焕[1];蒋增良[1];陈士国[1]
(54-62)
新工科背景下“一核三翼,三双驱动”课程育人教学实践
李桂菊[1];何迎春[2]
(63-70)
新文科背景下文史通识教育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融合路径研究
景银[1];朱琳[2];程永胜[1]
(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