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参考
Publishing Reference
简 介: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共同主办,是我国唯一涵盖中外新闻出版的资讯期刊、两岸四地华文出版的平台。读者群涵盖了新闻出版界决策管理层;采、编、印、发人员;著名作者、专家学者、图书馆、阅览室专业人员及广大新闻出版爱好者。
- 主管单位:国家新闻出版署
-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578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743/G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8期
古籍出版的文化挖掘
朱翠萍[1]
(1-1)
数字人文视阈下的古籍数字出版
张懋学
(4-4)
数字人文背景下重大历史典籍版本保护的价值与路径
万安伦[1,2];江玉娇[1]
(5-9)
智能时代下古籍数字化整理出版模式与路径分析
严承希[1,2];曾玉荣[1];李佳怡[1]
(10-16)
当下我国古籍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
唐宸[1]
(17-20)
学术出版的守正与创新——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
刘艳[1]
(21-27)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国际科技出版商数据服务研究
罗曦阳[1,2];田峥峥[1,2];徐丽芳[1,2,3]
(28-34)
出版业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内在要求与实践进路
赵晨阳[1,2]
(35-38)
关于地方出版集团北京孵化中心的运营思考
徐强平[1]
(39-41)
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出版模式研究
王建波[1]
(42-46)
新出版业态下编辑与作者关系的重构实践
樊艳清[1]
(47-48)
谈编辑力在出版品牌建构中的作用
卢欣欣[1]
(49-51)
谈做好主题出版的三个着力点
吴雪梅[1]
(52-56)
强化党建引领 打造出版精品——安徽文艺出版社主题出版实践探析
王涛[1]
(57-60)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与出版创新——以《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为例
秦路[1];李晓琳[2];马宁[3]
(61-64)
区域史视角下地方通史出版机制的构建——以《澳门通史:从远古至2019年》的出版实践为例
蔡奇哲[1]
(65-68)
青少年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出版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林疆燕[1]
(69-72)
漫画艺术在科普出版中的应用探究
朱燕[1]
(73-76)
出版业流量营销的困境与突围——以果麦文化为例
余人[1];周瑾[1]
(77-81)
文化中介视角下少儿丛书编辑的营销逻辑与实践——基于58篇编辑手记的分析
庄莹[1];陈梦迪[1]
(82-87)
少儿文学类书稿编校易错点例析
郑雪洁[1]
(88-90)
科技期刊选题策划中的人机协同效应研究
蒋建斌[1];蒋昕[2];张红标[3]
(91-94)
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的“湖南样本”——评《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怎么干》
何萌[1]
(95-95)
不该忘却的记忆——《乘风起》创作谈
陈天中[1]
(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