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rts Universit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曾用刊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简 介:《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旨在推动中国北方民族艺术,特别是蒙古族艺术研究的更大发展,致力于培养一支民族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队伍,为国内外学术同仁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主办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 创刊时间:2004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10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562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5-1378/J
- 邮发代号:16-270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4期
特色期刊出版赋能北疆艺术发展——以艺术学期刊跨学科栏目“田野调查”为例
黄隽瑾[1]
(5-11)
北疆地区红色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的典范之作——以舞剧《骑兵》为例
李颖[1];马辰媛[2]
(12-18)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实践路径研究
徐昕[1];黄兰清[2]
(19-2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仪式呈现——以纳西族“祭村寨神”为例
朱永强[1];刘芳[2]
(26-31)
论《艺文类聚》艺术史料“乐·图·文”三位一体特性
刘洋[1]
(32-38)
中国式现代化:艺术人类学关注的主题
董波[1];訾润其[2]
(39-48)
图像如何叙事——论诺曼·布列逊的语图关系理论
胡深[1]
(49-56)
融合与创新:谭盾低音提琴协奏曲《狼图腾》中的跨文化对话
巴达诺夫·维克多[1];马薇[1]
(57-63)
新时代民族声乐价值传承研究
赵洋洋[1]
(64-70)
河套爬山调“狗撕烂羊皮”的即兴作乐模式
王祯嵘[1];侯燕[1]
(71-82)
应用民族音乐学的世界性与本土性
魏琳琳[1]
(83-94)
卫拉特史诗《江格尔》及其音乐表演研究(四)
哈斯巴特尔[1]
(95-104)
新时代视阈下民族歌剧《八一起义》价值意蕴初探
吴轩[1]
(105-110)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化赋能传统戏曲发展路径探究——以XR沉浸式戏曲《黛玉葬花》为例
高铭婕[1];方军[1]
(111-117)
历史与现代交融:南京博物院老大殿的美学与实用性探究
庞婕妤[1];楚小庆[2]
(118-124)
《宁城护乌桓校尉幕府图》人物图像学分析
冯进[1];萨仁高娃[1]
(125-134)
强强联手,打造坚定区域联盟——记“哈音”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管弦乐艺术节
景作人
(134-134)
人机交互(HCI)设计与人工智能(AI)之间的共生关系
王琪[1];陈攀[2]
(135-145)
迈向人民:艺术人类学视阈下日常生活审美化设计的范式转向
荣树云[1]
(146-154)
绘本在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思想引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孟醒[1]
(155-161)
文创产品和文化表征评价的概念与关系辨析
李志春[1];杨书羽[1];李日辉[2]
(162-170)
红色资源融入艺术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李海磊[1]
(171-180)
关系重构与范式革新:AIGC技术赋能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
王紫琦[1];黄珂玮[2];刘耀华[2]
(181-188)
全媒体时代高校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姚俊[1]
(189-196)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总目录
(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