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曾用刊名: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面向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与医学相关的一系列人文学科,以“医学人文”为主,报道“医文结合”的学术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路三段4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3068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607/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大数据时代算法推荐与高校精准思政的耦合机理与调适路径
孙悦[1]
(1-6)
论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优化路径
郑锦阳[1]
(7-11)
药品不良反应损害的司法救济困境及其破解
彭煜婷[1];马黎[1]
(12-18)
论中医从业者医疗过失认定的困境与制度优化
马静静[1]
(19-22)
药品专利信息公开制度的运行困局及其因应
许圣章[1]
(23-30)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疗领域通用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
朱新宇[1];马青连[1]
(31-36)
单身女性社会性冻卵的伦理问题研究
梁梦茹[1];孟杰[1]
(37-40)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三维探析
吴倩霞[1];吴秀云[1]
(41-46)
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廉洁教育的思考
赵远鹏[1];黄汀[1]
(47-51)
红医精神赋能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沈洋[1];靳长峰[1];赵汝泽[1];邹丹丹[2];赵乐驰[1]
(52-56)
双导师制在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探讨
吴卓[1];贺改花[1];穆兰[1]
(57-59)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院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探赜
石苏梅[1];许雯慧[1];孙明慧[1]
(60-63)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探析
王劲松[1]
(64-67)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机制、风险透视与实践进路
江庆鑫[1]
(68-73)
主动性人格与大学新生生涯适应力的关系:一个链式中介效应
王品卿[1];陈虹[1]
(74-81)
DeepSeek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及防治
陈佳雯[1];李娜[1]
(82-86)
大学生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探析
高俊丽[1];艾新明[1]
(87-91)
图像叙事赋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路分析与解困之思
张建荣[1];黑彤晖[1]
(92-95)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机制与路径
董晶晶[1];刘思宇[1];刘娜[1]
(96-99)
基于项目化的产教融合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王双[1]
(100-104)
选择与适应: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医药膳名称英译研究
崔璨[1]
(105-108)
辽宁地域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学路径探究
杨斯[1]
(109-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