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简 介:《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为指导,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坚持从本院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及时、全面、集中展示本院教学科研成果,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职业技术人才的脱颖而出。读者对象为全国高等院校师生、科研人员。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 创刊时间:200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安徽淮北市相阳路14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8275
-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214/Z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杨履坤
(F0002-F0002)
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三重向度
周小珍[1];马可[1]
(1-6)
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演进逻辑
梁金柳[1];杜兴发[2]
(7-11)
习近平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核心要义与现实启示
李宇航[1]
(12-16)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三重维度
杨丽红[1]
(17-21)
将太行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李龙[1]
(22-25)
新时代家风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探究
陆姗姗[1];金敏[1]
(26-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融合探索
吴晓晴[1];吴煜[2]
(32-35)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丁妍妍[1]
(36-39)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师的角色进化与身份寻锚——基于具身理论视角
杨亚楠[1]
(40-44)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研究生科研应用中的优势、风险和应对策略
管桂翠[1];宁思[1]
(45-49)
AI赋能学生学业评价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基于多元建构主义视角
陈礼管[1]
(50-53)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教融合:机理·挑战·路径——基于数智时代视角
张松[1]
(54-58)
师范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与改进思路
李金泽[1];白莉[1];赵冬[2]
(59-63)
艺术教育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赵芳[1];贲严休谟[2]
(64-67)
社会工作专业情感教育的困境审视与体系建构
马天芳[1]
(68-72)
徽州文化语言景观在国际中文教材中的呈现与融入
刘水[1]
(73-76)
大学生网络圈群化的伦理风险及其治理
周晨希[1]
(77-81)
论中国先锋小说中的街道景观
李雪珂[1]
(82-87)
规训、抵抗与循环: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视域下的《妻妾成群》研究
郭完萍[1]
(88-92)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
袁恩[1];李海龙[1]
(93-96)
以红旗渠精神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张瑶[1]
(97-102)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意义、困境与路径
黄泽润[1]
(103-106)
探索“两山”理论视域下的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晋[1];詹晓晓[1];吴珍珍[2]
(107-111)
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宗雷[1]
(112-116)
铭刻在淮北相山将军亭的红色记忆
(117-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