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
简 介:《台州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5月,原名《教与学》和《教学与研究》,1980年12月改为《台州师专学报》,2002年4月更名为《台州学院学报》,每期约15-18万字。每年第1、2、4、5期刊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第3、6期刊载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研究成果。1990年始改为双月刊。1995年起启用国内统一刊号,1996年起启用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和条形码。 本刊一贯坚持鲜明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严格执行《期刊管理暂行规定》等期刊管理的规章制度,贯彻“双百方针”,为繁荣学术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服务,为促进地方社会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服务。
- 主管单位:台州学院
- 主办单位:台州学院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浙江省临海市东方大道60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3708
- 国内统一刊号:CN 33-1306/Z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从遮蔽到绽出——数智时代生命传播中诗意交流与诗性智慧的本源性探索
师曾志[1]
(1-11)
从“睹物思人”到“虚拟重逢”——符号互动视角下数字永生的情感延续与记忆重构
庞华[1];董雨佳[1]
(12-17)
复归沉思——数字时代智能与生命的技术化路径探析
肖键[1];祝婕[2]
(18-22)
科技的梦幻——19世纪末亨利·里维埃对影戏的技术革新
李国辉[1]
(23-29)
让-菲利普·图森《中国制造》中的中国再现
刘婧文[1,2]
(30-37)
赋权作者与限制读者——第二人称叙事视角对叙事交流模式的重构
信誉[1]
(38-44)
浙东诗路文化沉积及其旅游场景化表达
汤蓉岚[1];李跃军[1]
(45-51)
论袁振璜先生《太平春秋图》的文化意蕴
谢宗荣[1]
(52-57)
《筠轩诗钞》的文学地理书写
贾艳雪[1]
(58-63)
翦论子贡是孔子最得力的亲密弟子
洪迪[1]
(64-68)
零工学院的内涵、产生、影响及其重塑——解读《零工学院——新自由主义大学的劳工地图》
刘爱生[1];熊丽杨[1]
(69-77)
地方应用型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贡献度的策略选择
王立玮[1]
(78-84)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路径探析——以台州市掌上数字金融平台为例
彭明旭[1,2];吴仁水[1,2]
(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