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社科类学术季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已和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全国三百多所院校的文科版学报成为长期性的交流刊物。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 创刊时间:198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梅陇路130号262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7672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779/C
- 邮发代号:4-85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
                                    
                                
                                    
                                        
                                        (F0002-F0002)
                                    
                                         
                                    
                                    
                                    
                                
                                
                                    
                                        论新质生产力的法律属性
                                    
                                
                                    
                                        郭小伟[1]
                                        (1-12)
                                    
                                         
                                    
                                    
                                    
                                
                                
                                    
                                        数智时代场馆的公众参与、具身认知与教育功能
                                    
                                
                                    
                                        于朝阳[1]
                                        (13-23)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 2022):追踪、实施与数据描述
                                    
                                
                                    
                                        何雪松[1];刘畅[2];连彬[1];王天齐[1]
                                        (24-43)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社会组织的运营能力?——基于CSWLS 2022的实证分析
                                    
                                
                                    
                                        万思齐[1];陈思艺[1];曹泽源[1];谈子敏[1]
                                        (44-62)
                                    
                                         
                                    
                                    
                                    
                                
                                
                                    
                                        行政化与专业化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
                                    
                                
                                    
                                        刘东[1];张君安[1]
                                        (63-77)
                                    
                                         
                                    
                                    
                                    
                                
                                
                                    
                                        定县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变迁——基于“结构—形式”视角的分析
                                    
                                
                                    
                                        刘伟[1]
                                        (78-90)
                                    
                                         
                                    
                                    
                                    
                                
                                
                                    
                                        青年返乡创业的知识建构:研究演进、结构分析与未来议题
                                    
                                
                                    
                                        吕哲臻[1];林雨晨[2];杨慧[3]
                                        (91-103)
                                    
                                         
                                    
                                    
                                    
                                
                                
                                    
                                        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创新研究——以“健康丝绸之路”为例
                                    
                                
                                    
                                        叶心明[1]
                                        (104-118)
                                    
                                         
                                    
                                    
                                    
                                
                                
                                    
                                        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对养老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政府补助的视角
                                    
                                
                                    
                                        汪冬华[1];闵添[1];李梦欢[2]
                                        (119-133)
                                    
                                         
                                    
                                    
                                    
                                
                                
                                    
                                        涉人工智能犯罪的类型化与法律规制研究
                                    
                                
                                    
                                        胡洁人[1];龚煊[2]
                                        (134-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