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学刊
Youth and Adolescent Studies
曾用刊名: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研究
简 介:《青少年学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的青少年研究学术期刊。学刊由共青团山东省委主管,山东省团校、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主办,以广大共青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青少年理论研究工作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团员青年骨干、青年社会组织等为主要服务对象,重点刊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工作、青年社会组织、青少年文化、青少年法规与政策和青少年热点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青少年学刊》办刊坚持政治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贯彻落实党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时代性,突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呼应时代召唤,动员广大团干部、青少年工作者和团员青年建功新时代;坚持学术性,遵循青少年工作理论研究的科学方法,准确把握青少年理论研究的方法、特点和趋势,体现青少年工作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坚持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服务共青团工作,服务青少年事业。
- 主管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
- 主办单位:山东省团校;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9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619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0301
-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506/D
- 邮发代号:24-29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新时代青年奋斗幸福的实践指向——基于“Passion热”的思考
王炳涵[1];王心彤[1]
(3-8)
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青年精神生活的异化及其应对
郑孟蝶[1];朱浩[1]
(9-16)
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大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提升多组态路径
张美云[1];焦艳[1]
(17-23)
超越“拼贴”:当代青年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审思
吴佩婷[1];张扬[2]
(24-30)
青年用户对播客播主的情感依恋:表现形式、异化风险、引导建议
林奕丹[1];杨莉明[2]
(31-42)
青年国潮热背后的消费观探析——以新中式养生为例
田甜[1]
(43-49)
Z世代群体“文字复健”实践及其对高校语言类课堂的启示
刘远军[1];赵婉婷[1]
(50-57)
未成年人文身问题的治理困境及完善路径
齐玎[1];梁甲泉[1]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