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ing University
曾用刊名: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简 介:《三明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5月,是由三明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及时反映国内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鼓励学术创新,严守学术规范,刊发具有创新性和学术性的论文,突出刊物的地方性和应用性,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 主管单位:三明学院
- 主办单位:三明学院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荆东路2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4343
-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88/Z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数智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彭富明[1];李海龙[1]
(1-8)
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的现状、原则与路径——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
杨意群[1];欧阳秀敏[1,2]
(9-15)
国家公园跨界利益的基本内涵、关键问题与实现框架
李想[1,2];黄逸敏[1,2];杨梦琪[1]
(16-24)
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
曹彦[1];邱格磊[1];郑开焰[1]
(25-37)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艺数字化创新
陈定家[1]
(39-47)
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创新发展
詹艾斌[1]
(48-55)
网络文学改编微短剧的优势、困境及改进路向
吴颖莹[1]
(56-65)
2024年新闻传播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述评
彭翠[1];肖睿[1];苏锐[2]
(66-79)
从语音看闽中尤溪县方言的过渡性
邓享璋[1];陈红[1]
(80-87)
民俗视野下客籍台湾作家吴浊流的小说创作
蔡登秋[1]
(88-93)
布迪厄社会学视域下陈荣捷典籍英译传播研究——以《坛经》为例
蔡瑞珍[1];何芃悦[1]
(94-101)
共情传播视域下三明非遗传承与传播路径探索
陈蕊蕊[1];林建忠[2]
(102-109)
闽西北傩仪多元复合形态探赜
林荣珍[1]
(110-116)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探索——基于“三阶梯六层次三导向”模式
叶志鹏[1,2];廖景榕[1];杨红梅[3]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