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简 介:解读政府教育政策,探索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难题,交流基础教育工作经验,推广教研成果,为福建省基础教育服务。
- 主管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 主办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福州市梦山路7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884
-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40/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张志刚[1]
(F0002-F0002)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福建的孕育和实践探索
白婧[1];刘新玲[1];陈钰钰[1]
(1-4)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
蔡松怡[1];张彩云[1]
(5-9)
福建省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创新探析
林子琳[1];张嘉宏[2];孟琳[3];郑融[3]
(10-12)
主持人语
黄洪霖[1,2,3]
(13-13)
推进历史教科书国家认同功能实现的策略研究
王俊琳[1];吕昕[1]
(14-19)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指向及落实
梁美凤[1];林娥[1];陈俊[2]
(20-24)
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校德育数字化:价值、挑战与实践路径
郑吹雪[1];方光宝[1]
(25-28)
“四元协同”培育“双碳”社会创建力:推进理路与实践进路
吴孟宇[1];何泽雁[1];吴美云[2]
(29-32)
基于可视化视角分析新质生产力的热点现状与展望
张涵婧[1]
(33-37)
农村留守儿童的亲职化困境及其化解对策
聂戈[1];古乐楠[1]
(38-42)
双循环经济格局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黄健泽[1];刘志勇[2]
(43-47)
数字化赋能全民终身学习面临的挑战与推进策略
陈世光[1]
(48-51)
隐秘的冲突:中小学校长国培实施困境及优化研究
林绍惠[1,2];简占东[2]
(52-56)
高校教师队伍“赛教互促”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
林健丹[1]
(57-60)
基于校园语言景观体系的教育空间构建——以福州民族中学为例
李琛[1]
(61-63)
处境不利与处境良好学生阅读表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hapley值的分解
洪赛宇[1];何孟姐[1]
(64-69)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价值、路径与原则
肖翠云[1];蔡国妹[1]
(70-73)
“一懂两爱”背景下“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研究
他淑君[1];周雄[2];郑融[1];郑芳[1]
(74-77)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高科技远程防范作弊策略刍议
谢政强[1];黄力岱[1];卢晟曦[1]
(78-80)
在行动中学习: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改革探索——以“个案工作”课程为例
林丽芬[1]
(81-84)
基于横向课题的高职工科实训模式的探索
朱徐立[1];陈民恺[1];黄丹辉[1]
(85-88)
学龄前儿童道德概念黑白隐喻表征的认知发展
陈芳艳[1]
(89-92)
儿童本体的镜像:景观化的儿童与复归
于明海[1];杨立红[1]
(93-97)
幼儿园冒险性游戏:价值意蕴、风险检视与纾解策略
朱源琳[1];苏兰[1]
(98-101)
家园社协同培养幼儿体育的路径探究——基于爱普斯坦“交叠影响阈”理论
谢雨怡[1];石娟[1];钟国龙[2]
(102-105)
家国同构:《文选》选录“齐家”题材文章及其“文”学观
莎茹拉[1]
(106-109)
自比“眉山二苏”载誉“殿阁联珂”——清代福建文人李彦彬、李彦章兄弟情谊考论
马晨潇[1]
(110-114)
隐喻变化与青年价值观变迁研究——以从“祖国母亲”到“阿中哥哥”隐喻变化为例
令狐语嫣[1]
(115-118)
广东电白闽方言黎话的“来”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法化
崔少娟[1];陈李茂[2]
(119-123)
从十万宫廷乐的历史演变看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肖豆豆[1]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