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教育

Computer Educa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简  介:《计算机教育》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中高端计算机教育事业发行,是计算机教育界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期刊,被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评为“中国信息产业行业用户影响力显著媒体”和“中国信息产业报道最及时媒体”。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等均指定本刊为特别推荐刊物。本刊为半月刊,每月上半刊为综合版,介绍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界的先进教学手段,国内计算机教育届的最新动态;下半刊为学术版,展示教师的教学方法、经验总结以及学术成果等。在本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可做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评奖学金的主要依据。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学研大厦B座908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91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006/TP
  • 邮发代号:80-17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6期

AI时代的算法课——从一个教学小实验谈起 卜东波[1,2] (1-5)

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臧斌宇[1] (6-7)

面向大类招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王鸿鹏[1] (8-10)

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计算机人才培养与未来大学构建的思考与实践 张良杰[1] (11-14)

关于AI时代计算机学科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的思考 邹永攀[1] (15-17)

后记 李晓明[1] (18-18)

地方高校知识运用与系统集成创新型人才培养 汤战勇[1];王薇[1];牛进平[1];冯筠[1];陈晓江[1];彭进业[1] (19-23)

思政元素融入计算机视觉课程的教学探索 李树一[1];毋立芳[1];王兵书[2] (24-28)

基于双S2P人才培养机制的导论类课程教学改革 夏佳楠[1];周雪忠[1] (29-32)

基于国产NPU的智能计算系统课程实验平台构建及案例设计 姚远[1];张羽[1];张盈[1];黄兴[1];郭斌[1];於志文[1];周兴社[1] (33-39)

计算机专业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娄久[1];袁永峰[1];刘宏伟[1];史建焘[1] (40-44)

国产CAD工业软件设计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杨晴虹[1];谢铭轩[1];庄伟光[1];谭火彬[1] (45-50)

基于“自主可控”导向的操作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夏文[1];仇洁婷[2];陈俊杰[1];王鸿鹏[1];刘川意[1];陈斌[1];陈芳林[1];周彬[1] (51-54)

“总师育人文化”融入数据结构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 王兵书[1];孙硕[1];叶雯[1];张晗[2] (55-60)

“从门电路到处理器”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系统能力培养课堂 魏继增[1];李幼萌[1];王立[1];于永新[1];罗韬[1] (61-66)

新工科背景下的软件工程案例式教学思政方法 芦效峰[1];李小勇[1];彭海鹏[1];崔宝江[1] (67-70)

理实一体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OPAK教学法 李云凡[1];付建宇[1];刘畅[1];周海芳[2,3];周竞文[2,3] (71-76)

数智时代计算机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培育构想 俞智慧[1];黄时祥[1];俞韵汐[2];李富智[1];徐冬梅[1] (77-83)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本科生导师指导模式 彭京徽[1];贾立伟[2];赵转哲[1];宋帅[1] (84-87)

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Oracle数据库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郭文越[1];曲海成[1];崔丽群[1];陈虹[1];孙宁[1] (88-94)

计算机实践类课程“边讲边练边思政”新型教学模式探索 贾楠[1,2];周海芳[1,2];吴荻[1,2];周竞文[1,2];杨成[3];宁伟勋[1,2];张军[1,2] (95-99)

基于问题溯源的计算机导论课程思政示范课构建与实践 柴功昊[1] (100-105)

智能时代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殷建军[1];陈湘骥[1];梁云[1] (106-112)

合作办学背景下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杨文杰[1];宋李园[2];郑云[2] (113-117)

国家级一流课程R语言数据分析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艾新波[1] (118-123)

一流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考与实践——以HTML5应用开发课程为例 廖纪勇[1];林晶[1];石元泉[1];彭小宁[1] (124-129)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唐琦[1];张浩[1];惠向晖[1];李婷婷[1] (130-134)

科教融合背景下的交叉学科课程改革实践——以Python医学数据挖掘课程为例 王美琴[1];黄晓硕[1];解丹妮[1];李宁宁[1];孙风栋[1] (135-140)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产学用一体化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陆金辉[1];赵剑冬[1] (141-145)

大学“人工智能+密码学”交叉学科教学改革 白杨[1,2];周益民[1,2];石磊[1,2];王祖俪[1,2];王娟[1,2] (146-151)

AI赋能微处理器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王志君[1];管武[1];罗汉青[1];梁利平[1] (152-157)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成果导向及可持续发展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吕晨雨[1];谭明天[1];田敏[1] (158-162)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系统类课程改革 刘刚[1];罗秋明[1];何文锋[1] (163-167)

系统论视角下新工科课程优化与评价体系重构——以计算机视觉课程为例 董子昊[1];蔺永政[1];丛润民[2] (168-172)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胡玮芳[1];蔡青青[1];傅彬[1];盛立军[1];陆慧娟[2] (173-177)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产教融合导向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探索 游凤芹[1];曾刚[2];许超[1] (178-182)

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生态体系研究 刘小洋[1];甄少明[2];刘辰靓[2];张晓琴[3] (183-188)

面向智慧教育的OBE-BOPPPS教学模式探讨——以编译原理课程为例 姬莉霞[1];李学相[1];张晗[1] (189-194)

系统能力导向的操作系统课程“全维织造”教学模式 陈千[1];郭鑫[1];白鹤翔[1];张霞[1];张虎[1];郑文萍[1] (195-200)

信息技术融合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三阶段双迭代”混合式教学探索 颜慧[1] (201-206)

面向工业应用软件的沉浸式软件工程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创新探究 郭军[1];刘晨[2];王项[1];刘益先[1] (207-212)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软件工程实践课程中的代码重构教学 陈圣楠[1,2];陈智勤[1,3];范新民[1,2];林木辉[1,4];林晖[1,5] (213-217)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前沿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周傲[1];马骁[1];刘春红[2,3];张俊娜[2,3];王尚广[1] (218-222)

新工科背景下软件产业学院综合实践教学“四阶递进式”衔接机制研究 关荻晨[1] (223-228)

基于细粒度教材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软件工程试卷分析中的应用 高峰[1,2];彭可[1,2];张波涛[1,2];刘茂福[1,2];刘俊[1,2] (229-234)

“MOOC平台+费曼学习法+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在机器学习课程中的创新实践 漆莉[1];袁利军[1];刘丽颖[1];周楠[2] (235-239)

融合OBE与创客教育的嵌入式课程教学探索 李秀滢[1];刘学文[1];靳济方[1];段晓毅[1] (24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