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经贸
Times of Economy & Trade
简 介:《时代经贸》杂志是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和《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WTO事务为主导内容,全球经贸为表述核心,侧重经济建设的宏观经济类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3号玉泉大厦8层808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94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036/F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8期
流通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
解晓明[1];解萧语[2]
(5-9)
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零售店竞争性选址产品组合问题研究
付德强[1];兰豪[1];王培林[2]
(10-16)
乡村电商企业网络嵌入对创新意愿的影响——基于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
李怡飞[1]
(17-2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施路径与策略优化
李雪[1]
(22-24)
中国-东盟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合作机制研究
肖纪连[1,2]
(25-28)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余昌彬[1]
(29-32)
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与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孙晓丽[1]
(33-36)
山东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国际竞争力分析——以鲜苹果出口为例
高江涛[1];陈强强[1]
(37-41)
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商业保险需求的影响
郭冬梅[1];金瑶[1]
(42-46)
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
夏榕[1]
(47-51)
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的风险与防范分析
罗玉龙[1]
(52-54)
AIGC技术在审计实践中的风险及策略
郭颖[1];王婷婷[1]
(55-57)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李如[1];刘书明[1]
(58-60)
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王雨涵[1];邢紫琳[1];王淇[1];吴雨桐[1];杨瑷嘉[1]
(61-63)
法治思维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王贺[1]
(64-66)
场景氛围线索对线上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王明明[1];汪明艳[1]
(67-70)
视频主播特征属性对Z世代群体购买感知可信度的影响
王瑾[1]
(71-74)
在线感官营销对美食购买意愿的影响
徐子琳[1];胡文杰[1]
(75-81)
视觉营销在服装直播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马蓉[1];程雨哲[2];徐志立[1]
(82-86)
消费金融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姜文倩[1];赵思源[1];关爱源[1]
(87-89)
产业集群能降低企业破产风险吗——理论分析及实证考察
杜小飞[1];王丹丹[2];马赫临[3]
(90-96)
数字化领导力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王维嘉[1];吕江洪[1];陈薰[1]
(97-102)
财政支持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方演化博弈
李艺哲[1]
(103-109)
媒体监督、融资约束与企业绿色转型
李文昌[1];管怀钰[1]
(110-115)
“双碳”目标下碳绩效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刘雨桐[1];闫国东[1];孙晨耀[1]
(116-120)
高管激励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
鲁宁[1]
(121-125)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
李红兵[1]
(126-128)
家族企业去家族化对企业韧性的影响
徐晓珂[1];谈镇[1]
(129-131)
中国区块链板块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析:基于鲁棒博弈交叉效率DEA模型
余滨[1]
(132-13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品牌评价研究:指标评价体系与一体化的实证
赵一晨[1];李珊[1];梁嘉荣[1];王虹[2];李佩泓[1]
(135-140)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探析
陈怡[1]
(141-143)
数字普惠金融对山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胡文雨[1];张菊霞[1]
(144-146)
江苏省创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时空差异——基于BP神经网络分析
徐静[1]
(147-150)
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
冉珍梅[1]
(151-157)
数实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分析
王希[1]
(158-160)
数字并购在制造业企业数智化发展中的赋能作用——以电科数字并购柏飞电子为例
陆金莹[1];彭文瑶[1];罗欣原[1]
(161-165)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韧性
高伟俊[1]
(166-168)
“人工智能+”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刘光强[1];祁邈[1];金灵巧[1]
(169-177)
“互联网+”发展与普惠金融动态关系研究
郭倩倩[1]
(178-183)
国内外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刘伟钦[1];刘带[2]
(184-189)
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郭辉[1];韩毅[1]
(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