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研究
Buddhist Studies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本刊继承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对佛教经典、教理、教史及其他佛教文化遗产的研究,同海内外佛教界及社会各界交流学术研究成果,提高中国在世界佛教文化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
- 主管单位:国家宗教事务局
- 主办单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92
- 出版周期:半年刊
- 地址:北京市北长街27号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46/B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初唐佛教与政治的互动——以《大唐三藏圣教序》为线索的考察
                                    
                                
                                    
                                        杨剑霄[1]
                                        (1-20)
                                    
                                         
                                    
                                    
                                    
                                
                                
                                    
                                        论“胡(䠒)跪”的来龙去脉——以东晋汉译佛典《摩诃僧祇律》为中心
                                    
                                
                                    
                                        吴海纳[1]
                                        (21-35)
                                    
                                         
                                    
                                    
                                    
                                
                                
                                    
                                        佛教圣山的崛起:兼论浙东佛教的传播
                                    
                                
                                    
                                        纪赟[1]
                                        (36-51)
                                    
                                         
                                    
                                    
                                    
                                
                                
                                    
                                        范畴如何显示自身?——唯识学与现象学的范畴理论
                                    
                                
                                    
                                        陈鑫[1]
                                        (52-71)
                                    
                                         
                                    
                                    
                                    
                                
                                
                                    
                                        南传上座部关于“轮回主体”问题的破论——以《论事》“补特伽罗论”为中心
                                    
                                
                                    
                                        纪荧[1]
                                        (72-93)
                                    
                                         
                                    
                                    
                                    
                                
                                
                                    
                                        早期瑜伽行文献对阿赖耶识“所缘”的规定——从《解深密经》到《瑜伽师地论》
                                    
                                
                                    
                                        羊丽玲[1]
                                        (94-109)
                                    
                                         
                                    
                                    
                                    
                                
                                
                                    
                                        净影慧远对心数体性的辨析
                                    
                                
                                    
                                        于海谛[1]
                                        (110-122)
                                    
                                         
                                    
                                    
                                    
                                
                                
                                    
                                        《汉文佛教目录研究》
                                    
                                
                                    
                                        
                                        (122-122)
                                    
                                         
                                    
                                    
                                    
                                
                                
                                    
                                        禅宗“无我”与“自性”探析
                                    
                                
                                    
                                        嘉央丹巴[1]
                                        (123-133)
                                    
                                         
                                    
                                    
                                    
                                
                                
                                    
                                        禅宗清规的新时代中国化路径探析
                                    
                                
                                    
                                        高梦琪[1]
                                        (134-142)
                                    
                                         
                                    
                                    
                                    
                                
                                
                                    
                                        王阳明工夫论对佛教修道论的结构性转用
                                    
                                
                                    
                                        赵卓凡[1]
                                        (143-162)
                                    
                                         
                                    
                                    
                                    
                                
                                
                                    
                                        《宗镜录》的东亚传播及其背景
                                    
                                
                                    
                                        柳幹康[1];杨玉飞[2]
                                        (163-173)
                                    
                                         
                                    
                                    
                                    
                                
                                
                                    
                                        印度古因明研究
                                    
                                
                                    
                                        
                                        (173-173)
                                    
                                         
                                    
                                    
                                    
                                
                                
                                    
                                        汉文佛教文献《地藏菩萨应验记》在日本的流布
                                    
                                
                                    
                                        刘翠[1]
                                        (174-186)
                                    
                                         
                                    
                                    
                                    
                                
                                
                                    
                                        新见俄藏本智诜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文本研究
                                    
                                
                                    
                                        悟法[1]
                                        (187-203)
                                    
                                         
                                    
                                    
                                    
                                
                                
                                    
                                        昙旷与元晓《大乘起信论》疏“四相”说的关系研究
                                    
                                
                                    
                                        马丽娜[1]
                                        (204-214)
                                    
                                         
                                    
                                    
                                    
                                
                                
                                    
                                        度亡、习禅、闻法——东晋瓦官寺的空间营造与建筑功能
                                    
                                
                                    
                                        汪珂欣[1]
                                        (215-240)
                                    
                                         
                                    
                                    
                                    
                                
                                
                                    
                                        庐岳结般若之台:中国佛教藏经建筑的起源考察
                                    
                                
                                    
                                        徐翥[1];张瑜珊[1]
                                        (241-269)
                                    
                                         
                                    
                                    
                                    
                                
                                
                                    
                                        唐青龙寺兴废考
                                    
                                
                                    
                                        通贤[1]
                                        (270-283)
                                    
                                         
                                    
                                    
                                    
                                
                                
                                    
                                        经学与解义:试论儒佛论衡文献注释与解读的经学基础——以《弘明集·喻道论》引经学文献误注的原因分析为例
                                    
                                
                                    
                                        陈超[1]
                                        (284-302)
                                    
                                         
                                    
                                    
                                    
                                
                                
                                    
                                        《信仰与利益之网:僧侣、海商与中日交流(839-1403)》
                                    
                                
                                    
                                        
                                        (302-302)
                                    
                                         
                                    
                                    
                                    
                                
                                
                                    
                                        时间、经卷与皇权:唐代佛儒统序建构的三重路径
                                    
                                
                                    
                                        马斯澄[1]
                                        (303-315)
                                    
                                         
                                    
                                    
                                    
                                
                                
                                    
                                        天台宗《大般涅槃经》解经主题中国化研究
                                    
                                
                                    
                                        汪康[1]
                                        (316-327)
                                    
                                         
                                    
                                    
                                    
                                
                                
                                    
                                        知识体系建设视野下的三次佛教百科全书编修
                                    
                                
                                    
                                        范文丽[1,2]
                                        (328-344)
                                    
                                         
                                    
                                    
                                    
                                
                                
                                    
                                        方立天先生的宗教文化观
                                    
                                
                                    
                                        张凯[1]
                                        (345-351)
                                    
                                         
                                    
                                    
                                    
                                
                                
                                    
                                        墨法与佛法:海内外晚明清初“四画僧”研究之重估
                                    
                                
                                    
                                        徐雨霁[1]
                                        (352-378)
                                    
                                         
                                    
                                    
                                    
                                
                                
                                    
                                        评伊吹敦《荷泽神会研究:神会的生平、著作、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程正[1]
                                        (379-388)
                                    
                                         
                                    
                                    
                                    
                                
                                
                                    
                                        《敦煌佛教社会史研究》评介
                                    
                                
                                    
                                        齐胜利[1]
                                        (389-398)
                                    
                                         
                                    
                                    
                                    
                                
                                
                                    
                                        四海尊崇第一山——释会闲、景天星《普陀山佛教史》读后
                                    
                                
                                    
                                        段玉明[1]
                                        (399-401)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402-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