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曾用刊名: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挥综合性理工院校特点,开展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研究,反映高教改革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本刊特设“特约稿件”专栏,刊登讨论学术热点问题的文章,开设“三晋文学与文化研究”特色栏目,为三晋学术提供研究领地。
- 主管单位:中北大学
- 主办单位:中北大学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学院路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164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29/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作为世纪象征的风景与“物”的“有”“无”——以20世纪中国作家的现代想象为中心
刘旭[1]
(1-9)
主持人语
唐萍[1]
(10-10)
全球化背景下主题性绘画图像的“文化化”建构
唐萍[1]
(11-17)
以画为媒:抗战时期《晋察冀画报》的视觉叙事研究
郭延龙[1];李萌[1]
(18-27)
主持人语
周星[1]
(28-28)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创造性分析——神话祛魅、叙事反叛与文化寓言
周星[1];吴英华[1]
(29-36)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技术迷思下的武侠新改编
黄钟军[1];王雨馨[2]
(37-41)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国产神话史诗电影的创作反思与得失
任晟姝[1];王小尚[1]
(42-47)
《熊出没·重启未来》:末日设定下的角色互动成长与温暖现实内核
周粟[1];张震[2]
(48-53)
主持人语
马溯川[1]
(54-54)
生命体全周期视域下社会仿真复杂性研究
马溯川[1];董育余[1]
(55-62)
数字赋能边疆治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金新[1];刘晶[1]
(63-72)
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
江文[1];王亮[2]
(73-79)
主持人语
李晓敏[1]
(80-80)
意气与根柢:论郭象升对桐城派古文观念的接受与救偏
李晓敏[1]
(81-89)
庆历四年欧阳修、范仲淹河东路诗文与“新政”
张勇耀[1]
(90-98)
山西农耕文化资源的生存智慧与多元价值
闫咚婉[1]
(99-107)
主持人语
任占文[1]
(108-108)
青年借助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基于厦门的田野调查
吴琳琳[1];文常莹[1]
(109-115)
博弈论视角下危机公关的稳定性策略分析——以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为例
魏修治[1,2];赵天琪[1]
(116-123)
主流媒体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实践意涵、生成动因及创新路径
杨轲[1];金强[1]
(124-131)
《西安新获墓志集萃》婚姻词语考释七则
姜同绚[1];安洁[1]
(132-137)
李觏复礼兴儒的学术宗旨及其诗赋中的淑世精神
郭媛[1]
(138-144)
《葛屦》阐释与新译
冯燕琴[1]
(145-150)
双面“社恐”的祛序书写——对“社恐”的批评话语分析
杨陈媛[1];黄晓华[1]
(151-158)
论明传奇《灵犀佩》“灵魂互换”情节的奇幻色彩与人文精神
孟令新[1];廖华[1]
(159-165)
《水边维纳斯》:身体呈现、性别政治与怀旧美学
王振[1];常秀芹[2]
(166-171)
科幻中的女性宇宙:《三体》的社会网络研究
陈耀南[1];江涛[1]
(172-177)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探赜
郝睿琦[1]
(178-183)
习近平文化思想辩证思维的学理性阐释
张悦[1];王平[1]
(184-193)
生成·内涵·价值:历史主动精神的三重维度探析
周佳喆[1];张丽花[2]
(194-201)
资产金融化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刘璇[1];宋瑞敏[1]
(202-209)
互联网时代网络综艺节目的整合营销路径探析——以《大侦探》系列节目为例
周宇轩[1]
(210-216)
数字化转型何以促进光伏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
郭小强[1];张爱琴[1];刘章良[1];薛文川[1]
(217-224)
联合国出版物的出版流程、编辑规范及启示
肖莹莹[1]
(22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