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冶金教育
China Metallurgical Education
简 介: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是由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性刊物。
- 主管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冶金教育学会
- 创刊时间:199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0958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775/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化学化工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内涵、影响因素和培养策略
曹小华[1];刘建华[1];黄华南[1];占昌朝[1]
(1-5)
基于“双聚焦、三融合”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王光政[1];刘晓玲[1];梁丽萍[1];李杨[1];刘建泽[1]
(6-10)
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质量观的高职专业核心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石大可[1];刘琴[1]
(11-15)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李文博[1];徐定高[1]
(16-20)
基于生成式AI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李宗帅[1];卢晓光[1];史志波[1]
(21-22)
“双碳”目标下冶金学专业课教学内容拓展
吴艳[1,2];姜鑫[1,2];丁宏硕[1,2];袁磊[1,2];魏国[1,2];张力[1,2];季芳[3]
(23-28)
钢包吹氩数值模拟在冶金教学中的应用
段豪剑[1];张立峰[2];任英[1];杨文[1];李亚琼[1];姜东滨[1];王祎[1]
(29-32)
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大学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探索
杨永娟[1]
(33-34)
基于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的高校校本文化建设
单江帆[1];姜春晓[1]
(35-40)
数智赋能卓越工程师培养探析
夏文香[1];李金成[1];毕学军[1];赵宝秀[1];刘杰[1]
(41-44)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理实融会、教赛融合、教研融通教学模式改革
王晓虹[1];牛继南[1];顾永琴[1];凌意涵[1];康学勤[1];张生辉[1];张平[1];冯培忠[1]
(45-46)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潘磊[1]
(47-50)
技能大赛引领钢铁冶金专业“一核两融”任务工单育人探索与实践
吕姝宜[1]
(51-55)
“教学做合一”视域下多层级学科竞赛体系建构与实践
胡晓茹[1];王晶[1];秦羽[1];乔大雷[1]
(56-59)
高校经管类研究生数字素养培育
赖妍[1];朱立鸿[1];韩雯[1]
(60-65)
“双万计划”背景下“新工科”矿业教材建设
李希雯[1];尹升华[1];王雷鸣[1];陈威[1]
(66-70)
法律硕士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育人建设模式探究
武婷婷[1];邵玲[1]
(71-74)
院级专业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韩丽辉[1];冯婷[1];高原[1];董延楠[1];孟兆磊[2]
(75-83)
产教研融合视角下会计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常媛[1];赖怡萍[1];韩斌[1]
(84-87)
原位金相力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探索
吕俊霞[1];孟二超[2];吕凡[3];张跃飞[4]
(88-90)
铁矿石烧结实验教学探索
祝淑芳[1,2];杨福[1,2];钱功明[1,2]
(91-93)
“双碳”战略背景下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周忠仁[1];胡途[1];李博[1]
(94-95)
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风险防范
申书炜[1]
(96-100)
金相实验技能大赛中的课程思政
黄瑛[1];毛璟红[1];孟二超[1];黄鹏[1]
(101-103)
“四新建设”背景下物流专业课程思政教学
李洋[1];常慧珍[1];王竞崎[1];孙维国[1];刘琳[1];马成林[1];杨慧敏[1]
(104-109)
科研教育融入旅游课程思政调研与对策
付业勤[1];曹新若[1];彭聪[1];赵志峰[1]
(110-113)
网络“泛娱乐化”对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秦贝贝[1];霍倩婷[1];禹成炎[1]
(114-117)
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王轶欧[1]
(118-120)
“新双高”视域下钢铁冶金专业群建设策略
张志超[1]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