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简 介:《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是综合性学术期刊,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本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不懈地坚持"二为"方针以及"双百"方针,以反映本校及兄弟院校教师、同行及专家科研成果,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为我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服务,为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战略决策服务,以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宗旨。本刊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学、艺术、历史学、编辑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研究性论文。《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为江苏省一级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员。
- 主管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苏州教育学院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致能大道10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7931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556/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篆心雕意 刻古铭今 陈道义篆刻作品欣赏
陈道义[1,2]
(F0002-F0002)
主持人语
龚斌
(1-1)
再论《桃花源记并诗》与佛经文体无关
龚斌[1]
(2-7)
“不求甚解”与“欣然会意”—陶渊明的读书法、诠释学与创作论
刘强[1]
(8-21)
论诗“体”视角的陶渊明——从王国维《文学小言》谈起
陈国安[1];卞嘉傲[1]
(22-38)
释慧远影响的陶渊明诗文
李治中[1]
(39-44)
论陶渊明的生死观与陶作的魅力
韩少春[1];韩国良[1]
(45-52)
孙作云论《列子》对陶渊明的影响及其观点辨析
刘中文[1]
(53-60)
清代“书陶”艺术的特色及其历史演进
刘小兵[1];刘聪聪[2]
(61-68)
田园·林园·仙源:论明代吴门画派“桃源图”创作的三重维度
潘磊[1];李丽雯[1]
(69-79)
论黄文焕《陶诗析义》评陶的细化
王征[1]
(80-87)
陈本礼陶诗批点的特色与意义
刘奕[1]
(88-99)
江户汉诗“隐”之辨:辋川与桃源
熊瑶[1];严明[1]
(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