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曾用刊名: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简 介:《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自创刊以来,始终明确地把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走“以发展内涵为主体”的办刊路子,注重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品位,在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强化科学、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紧紧依靠省内外的特聘编委——知名教授、专家和学者,以及院内编委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为支撑,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其政治、学术、编辑质量不断提升。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江苏海洋大学
- 创刊时间:199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江苏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8256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893/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海洋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现实问题及突破路径
刘海霞[1];马恬[1]
(1-10)
现代化的共性与个性及其中国样式
韩淑梅[1];陈业欣[1]
(11-22)
高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成效的元评价体系构建
梁晴雪[1]
(23-32)
从“物质利益难题”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双重断裂论”的批判与思想史重构
卜祥记[1,2];王展鹏[2]
(33-44)
检视与修正:袭警罪的暴力界定与罪数处置
刘浩[1]
(45-57)
数字平台崛起下我国图书定价机制的法治完善
戴晓军[1]
(58-69)
圣俗之间的玄奘形象递嬗——以《西游记》在日本影视中的女性化变异为中心
熊威[1]
(70-78)
魏晋南北朝时期“着”字研究——基于本土文献和汉译佛经的对比
安俊丽[1];李一凡[1];周桐羽[2]
(79-91)
《品彻·马丁》的海洋书写与英国性
赵晶辉[1];顾君辉[2]
(92-102)
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研究
何启志[1];李怡呐[1];朱晨[2]
(103-118)
绿色税收对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基于多时点DID的实证
隋书才[1];郑晓凯[1]
(119-134)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数智化转型的视角
黄鑫鹏[1];黄远博[1]
(135-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