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体育科技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曾用刊名:精武
简 介:《当代体育科技》是由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体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刊登国内外体育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介绍体育运动项目新的训练方法、动态和发展趋势,宣传科学技术在体育行业中的应用,促进我国体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 主管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11
- 出版周期:旬刊
-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451-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813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79/G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0期
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安国民[1]
(1-3)
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践探索
刘京[1]
(4-6)
青少年排球数字化体能训练的策略研究
李继厚[1];李艳娜[2]
(7-9)
青少年篮球专项下肢力量训练的策略研究
李梦[1]
(10-12)
跆拳道体能训练现状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张国吉[1]
(13-16)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训练技巧研究
李飞[1]
(17-19)
高校篮球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策略分析
孙逊[1]
(20-22)
大数据背景下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的组织与优化
沙玮[1]
(23-26)
凯里学院公共体育课军事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
陈锦向[1];周天龙[1];韩康[2]
(27-30)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羽毛球教学优化研究
王心缘[1];刘帅[1]
(31-34)
建构主义理论下健身指导专业术科专项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马洁[1]
(35-38)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发展路径
陈勤[1]
(39-42)
生命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尤亚刚[1];李亚丽[2]
(43-46)
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符敬朗[1]
(47-50)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陈鹏[1]
(51-54)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践方法研究
赵震银[1]
(55-58)
基于人工智能的VR技术辅助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张龙[1]
(59-62)
健康中国背景下运动损伤与康复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以绵阳城市学院为例
陈乐民[1];杜成哲[2];王艳秋[1]
(63-66)
人工智能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徐伟杰[1]
(67-70)
混合式教学在高校羽毛球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孙前程[1]
(71-74)
医学院校开展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吴昊天[1];张宇霄[2]
(75-78)
“互联网+”时代高校游泳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
路洋[1]
(79-82)
四川山地户外运动融合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颖[1,2];杨小华[1,2]
(83-86)
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研究
玄亮亮[1]
(87-89)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路径探究
吴家乐[1]
(90-92)
基于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资源共享机制分析
林宏伟[1];熊会安[1];何晓辉[2]
(93-96)
全民健身视域下趣味田径与社区体育活动融合发展分析
王韬[1]
(97-100)
民族体育非遗铸牢乡村文化共同体的逻辑、现状及对策
刘武[1];李开文[2]
(101-106)
藏羌彝走廊四川段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开发研究
曾旻[1]
(107-109)
河南体育文化在地方院校的传承研究
郭书芬[1]
(110-113)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路径探究——基于云南哈尼族体育的实证调查
王晓虎[1]
(114-117)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对成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
赵跃[1];廖洪强[2]
(118-120)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朱玲[1]
(121-124)
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化教学模式探索
李志勇[1]
(125-127)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乒乓球课程思政与就业育人理念深度融合研究
张然[1];熊玲[1];杨谦[1];胡姜[1];王亚洲[1]
(128-131)
中职体育思政教育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策略研究
蓝永正[1]
(132-135)
体育课程思政“馆课融合”的旨趣、表征与进路创新
沈志华[1];刘建[2]
(136-139)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田径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实践困境及实施对策
曹庆锋[1]
(140-142)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啦啦操课程思政建设逻辑及实践对策
余梦娇[1]
(143-146)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袁仲璞[1]
(147-150)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价值、困境及策略
徐旭东[1]
(151-154)
新质生产力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张豪[1]
(155-158)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探讨
王伶俐[1]
(159-16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助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王龙飞[1]
(163-166)
高中生体育学习倦怠原因及应对策略探析
李哲[1];滕海波[1];闫民[2]
(167-170)
数字教育技术与教学范式创新重塑现代初中体育课堂
王影[1];李国强[2];闻庆飞[3]
(171-174)
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贵州省女大学生体育参与障碍干预研究
常璐艳[1];李志明[2];马小云[3]
(175-178)
视觉线索提示在体育教学视频中的设计策略研究
李鹏[1]
(179-18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研究
王雅琴[1]
(183-186)
高职院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学评价模式改革研究
弓菲[1];张伟[1]
(187-190)
AI技术在中学生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李二超[1]
(191-194)
高校军训自训模式的体育化教学探索
程暠[1]
(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