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大学学报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简 介:本刊以展示本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其办刊依靠本校教师、干部和部分学生作者队伍进行学术著述,为为本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体现综合大学的教育工作方针。
- 主管单位:大连市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大连大学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2395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390/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世界中国学的概念、范式、范畴及内容构成
                                    
                                
                                    
                                        张金杰[1]
                                        (1-9)
                                    
                                         
                                    
                                    
                                    
                                
                                
                                    
                                        大历史观视域下高校区域国别学建设的西部思考——基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实践
                                    
                                
                                    
                                        高明[1,2]
                                        (10-16)
                                    
                                         
                                    
                                    
                                    
                                
                                
                                    
                                        古代朝鲜汉文小说《九云梦》用典艺术解析
                                    
                                
                                    
                                        孙惠欣[1];靳添凯[1]
                                        (17-23)
                                    
                                         
                                    
                                    
                                    
                                
                                
                                    
                                        井上靖文学东方文化阐释的语境架设机制——以《孔子》为例
                                    
                                
                                    
                                        张焕香[1]
                                        (24-29)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史学典籍译介模式与范式研究——以《史记》英译为例
                                    
                                
                                    
                                        魏泓[1]
                                        (30-37)
                                    
                                         
                                    
                                    
                                    
                                
                                
                                    
                                        平凉方言的“走”字句
                                    
                                
                                    
                                        贺岩[1]
                                        (38-45)
                                    
                                         
                                    
                                    
                                    
                                
                                
                                    
                                        数字智能时代师范院校师资队伍翻译技术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王筱[1]
                                        (46-51)
                                    
                                         
                                    
                                    
                                    
                                
                                
                                    
                                        东北抗联精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赜
                                    
                                
                                    
                                        田凤娟[1];江苑民[1]
                                        (52-5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的反奴化教育斗争
                                    
                                
                                    
                                        王洋[1]
                                        (58-64)
                                    
                                         
                                    
                                    
                                    
                                
                                
                                    
                                        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抗日宣传策略
                                    
                                
                                    
                                        孙妍[1];夏初蕾[2]
                                        (65-72)
                                    
                                         
                                    
                                    
                                    
                                
                                
                                    
                                        国内跨区域治理回顾与展望——基于知网数据库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汪振双[1];柏昊然[1];赵宁[2]
                                        (73-83)
                                    
                                         
                                    
                                    
                                    
                                
                                
                                    
                                        长三角海外产业园存在东道国贸易效应吗?——基于2000—2022年面板数据分析
                                    
                                
                                    
                                        金泽虎[1];朱雅欣[1]
                                        (84-97)
                                    
                                         
                                    
                                    
                                    
                                
                                
                                    
                                        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
                                    
                                
                                    
                                        温茵茵[1];唐根丽[1]
                                        (98-105)
                                    
                                         
                                    
                                    
                                    
                                
                                
                                    
                                        城市绿色空间、体育活动及身心健康效应的关系研究——以滁州市为例
                                    
                                
                                    
                                        潘琤琤[1];董元亮[1];吕蒙蒙[1];房成成[1]
                                        (106-113)
                                    
                                         
                                    
                                    
                                    
                                
                                
                                    
                                        基于“前提—机理—支点”的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姚莉萍[1];杨小雨[1]
                                        (114-120)
                                    
                                         
                                    
                                    
                                    
                                
                                
                                    
                                        探索高校青年思政工作“点线面”三维向度的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李桃[1];李方园[2]
                                        (121-127)
                                    
                                         
                                    
                                    
                                    
                                
                                
                                    
                                        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路径研究——以党纪学习教育活动为例
                                    
                                
                                    
                                        高小苏[1];王琳[1];李俊英[2];王新建[3]
                                        (128-134)
                                    
                                         
                                    
                                    
                                    
                                
                                
                                    
                                        基于OBE理念的“国际金融学”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李丹捷[1]
                                        (135-139)
                                    
                                         
                                    
                                    
                                    
                                
                                
                                    
                                        福流体验对流行音乐合唱教学的启示
                                    
                                
                                    
                                        刘楠楠[1]
                                        (140-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