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言文学研究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曾用刊名: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简 介:《汉语言文学研究》是由河南大学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语言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2010年3月正式创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传播中,《汉语言文学研究》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守繁荣人文科学研究、服务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生态的办刊宗旨,崇尚学术中有争鸣、争鸣中有宽容、宽容中有立场的办刊理念,关注学术前沿,跟踪学术争鸣,提升精神品位,创造学术精品,用高水平的编辑质量回报作者和读者。
-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创刊时间:2010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50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414/I
- 邮发代号:36-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退后一步’与1980年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学术研讨会圆桌讨论
朱羽[1];王鸿生[2];贺照田[3];王光东[1];毛尖[4];张炼红[5];李雪梅[6];蔡翔[1]
(4-17)
主持人语
成玮[1]
(18-19)
《东坡大全集》对苏轼诸集的篡改、后果及应对
江枰[1]
(19-27)
切于人事:三苏《易》学在宋高宗朝的复兴
高扬[1]
(28-37)
长者进后生,亦使我有闻——苏轼与张耒的交游
成玮[1]
(38-46)
中国古代拟经传统的形成及其意义——以扬雄拟经为中心的考察
沈相辉[1]
(47-55)
语助喜罗:虚字与宋代文章的书写困境
王燕君[1]
(56-66)
“川西”经验与“阶级”方法的摩擦、耦合——《还乡记》的版本考释兼论沙汀1940年代创作转型的方法与困境
徐文泰[1]
(67-76)
被忽略与被误读的:李健吾剧作中的乡绅形象——兼谈其剧作的“现实性”问题
李星辰[1]
(77-85)
康德美学如何耽搁了审美时宜?——以“审美判断”分析为主
刘彦顺[1]
(86-94)
劳动与审美——马克思、席勒和黑格尔
戴晖[1]
(95-105)
中篇小说《青衣》中的戏剧隐喻与隐喻戏剧
孙毅[1]
(106-115)
女学生何以“登场作戏”?——“五四”之前女校关于“学校剧”的言说变迁
黄湘金[1]
(116-122)
国剧潮中之混战:再探1925—1927年国立艺专戏剧系的课程争议
游富凯[1]
(123-133)
翻译何以“发表区区政见”?——梁启超《佳人奇遇》译本对读及考释
张震[1]
(134-139)
一首“最好”的中国现代诗——卞之琳的代表诗作《尺八》解读
解雪洁[1]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