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言文学研究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曾用刊名: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简 介:《汉语言文学研究》是由河南大学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语言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2010年3月正式创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传播中,《汉语言文学研究》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守繁荣人文科学研究、服务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生态的办刊宗旨,崇尚学术中有争鸣、争鸣中有宽容、宽容中有立场的办刊理念,关注学术前沿,跟踪学术争鸣,提升精神品位,创造学术精品,用高水平的编辑质量回报作者和读者。
-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创刊时间:2010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50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414/I
- 邮发代号:36-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鲁迅与日本——东亚视角与中国方法”专辑
邱焕星
(4-4)
留日时期是鲁迅精神史的原点
修斌[1]
(4-6)
1903-1918:鲁迅文学道路上的三个起点
董炳月[1,2]
(6-9)
《摩罗诗力说》:鲁迅建构“世界文学”的一次尝试
黄乔生[1,2]
(9-11)
鲁迅研究——东亚视角与中国方法
赵京华[1,2]
(11-13)
作为媒介的日本与鲁迅早期多元思想的形成
吕周聚[1]
(14-16)
概说留日阅读与鲁迅两种思维的形成——以《人之历史》与《文化偏至论》为例
徐妍[1]
(16-19)
中日间的“鲁迅革命传统”建构
邱焕星[1]
(20-22)
鲍照“才尽”新探兼论南朝文人“才尽”现象
马珏丹[1]
(23-29)
汉宋之争与嘉道时期的性情诗学
郑易焜[1]
(30-38)
社会讽喻、中国想象与爱的思索——陈映真小说《猫牠们的祖母》新论
奚炜轩[1]
(39-47)
晚清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使东杂咏》流衍考论
周雨斐[1]
(48-56)
“写意香”的生成:宋人香事与鼻观造境
秦燕春[1]
(57-68)
景祐“变体”论
钱振宇[1]
(69-74)
荷尔德林晚期诗作的建筑学——《长城般的赞歌》导论综述
戴晖[1]
(75-94)
苏联现实主义文艺在1930年代中国的舆论影响——以《大公报》天津版和上海版为中心的考察
阎书钦[1]
(95-106)
马君武的抒情创变:革命景观、浪漫主义、科幻与达尔文式地质学
宇乐文[1,2];杨新颖[1,2]
(107-115)
学衡派旧体诗词的历史评价
王彪[1]
(116-123)
李贽升格、儒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吴虞的学术工作为视角
潘炜旻[1]
(124-135)
跨越“时差”:延安文人的时间调适与“夜晚”经验
马浩然[1]
(13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