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教育科学
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曾用刊名: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高教研究;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简 介:《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版简介:《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版是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主办的立足吉林、面向全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学术期刊。它的前身是吉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于1984年11月创办的内部发行的学术季刊《吉林高等教育研究》;经批准,该刊从1988年第一期开始公开出版发行,更名为《高教研究》,成为全国第五家公开发行的省级高教研究期刊。1989年,吉林省教育科研组织进行了新的布局调整,以吉林省高教科研所和吉林省教育科研所为基础成立了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与此相适应,经批准,从1990年起《高教研究》改为《吉林教育科学》,成为既有“高教研究”刊种又有“普教研究”刊种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月刊(“普教研究”的前身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创办、内部出版发行的“吉林教育科研通讯”)。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吉林教育科学》更名为《现代教育科学》。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湖波路6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5843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339/G4
- 邮发代号:12-26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本期导读
(I0001-I0001)
西方影响与本土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化进程及走向
丁雅施[1]
(1-7)
扩优提质进程中县域教研员的实践困境与改进策略——基于常人方法学的视角
汪路艳[1]
(8-14)
“双新”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于正航[1]
(15-21)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演进、实践困境及突破路径
王大伟[1,2];安延[3]
(22-27)
“双新”背景下小初高语文读写课程的贯通架构
王俊财[1]
(28-33)
高中校本教学质量标准的价值意义与制定路径
张福彦[1];孟安华[1];庄重[1];刘丹[1];王久成[1]
(34-39)
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儿童立场的确立:基本样态与实践路径
江赛蓉[1]
(40-46)
面向新工科的美育融合机制的阻滞困境与破局之道
崔毅[1];曹海飞[1];肖宏宇[2]
(47-53)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性与协调性研究——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徐梦鸽[1];李宁[1]
(54-62)
家校社协同育人视域下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教育策略研究
王怡菲[1];左恩玲[1];张贺欣[1]
(63-68)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实现的三重逻辑
李娜[1];史柳[2]
(69-74)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朱思洁[1];王嘉[1]
(75-80)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政治记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欧彦伶[1]
(81-87)
高校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容遵循与实施路径研究
陈磊[1];谷思雨[1]
(88-94)
儿童本土文化认同感提升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基于岭南传统文化传播的视角
袁铱琳[1];曹婉婷[1]
(95-100)
数字时代高等教育虚拟国际化进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与重塑路径
范肖肖[1];李威[2];李金妍[3]
(101-107)
高校师德建设与课程思政耦合的依据、机理与路径
陈帅[1];徐士元[2];刘馨妍[3]
(108-113)
“教师减负”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陈宇萌[1];刘宇佳[1]
(114-120)
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基本内涵与养成路径
乔虹[1,2]
(121-127)
基于“稳定与变化”的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研究——以“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主题为例
葛梦笛[1];邵志豪[1]
(128-133)
贯通式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建设与探索
朱翠琳[1];包洪岩[1];黄萨[1];柳克祥[1]
(134-140)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数据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孙长智[1];聂子航[1]
(141-148)
共生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导学共同体建构的现实阻滞与推进策略
叶晓力[1,2];程婷婷[1];杨微[1]
(14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