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该刊已选入:德国数学文摘(2020)、哥白尼索引(2020)、美国化学文摘(2015)

简  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为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守社会主义学术理论阵地,认真贯彻‘双百’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刊发最新学术成果,突出师范性、学术性,为教育教学研究、学术研究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用稿原则,精心策划选题,合理布设栏目,选约优质稿件,始终做到弘扬先进文化,引领学术潮流,追循学科热点,推举研究力作,确立自己特有的学术品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200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163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6132
  •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327/Z
  • 邮发代号:36-26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S1期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问题导向和逻辑体系研究 申凯旗[1];牛田盛[1] (1-7)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生逻辑、主要内容与价值意蕴 韩雪[1];吴信英[1] (8-14)

百年思想史视域下“第二个结合”对“古今中西之争”的科学解答 高盼盼[1];牛田盛[1] (15-20)

马克思异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消费异化行为分析 宋亚君[1];靳安广[1] (21-27)

马克思劳动价值视域下高校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研究——基于豫西南某高校个案的分析 井颖露[1];黄闯[1] (28-34)

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探究 郭树业[1];焦金波[1] (35-40)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张瑞楠[1];焦金波[1] (41-48)

推进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理路 殷嘉伟[1,2];孟静雅[1] (49-54)

中部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申富玲[1];申俊玲[1];任东峰[1] (55-62)

显现之美:基于中西文论比较的多维考察 刘练军[1];龚世学[1] (63-67)

“戎车既饬”与金文纪功:《诗经·六月》与兮甲盘铭文的诗史互证 唐若帆[1];牛清波[1] (68-73)

论《周易》“既济”卦的诗性智慧 刘茂群[1];李敦庆[1] (74-79)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老学庵笔记》中人物对话 闫华洁[1];李娟红[2] (80-85)

“梦醒了无路可以走”——鲁迅小说中现代知识分子经济与启蒙的双重困境 秦勤[1];李玉杰[1] (86-93)

光武帝刘秀与东汉南阳帝乡地位 刘溢轩[1];高二旺[1] (94-99)

南阳汉画像石墓葬的原料开采与转运 张钧渭[1];柳玉东[1] (100-104)

南阳出土汉代铜镜铭文研究 蒋贺林[1];季伟[1] (105-111)

乡村康养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评价及优化研究——以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为例 扶桐[1];朱浩强[1];薛宝琪[1];赵菲菲[1] (112-119)

2000—2023年我国体育教学能力研究热点与演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谢淳宇[1];孔冲[1] (120-127)

“自强不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赵玉恩[1];靳安广[1] (128-133)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研究生教育的应用、风险及治理 唐岚[1];吴信英[1] (134-139)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策略探讨 刘婷婷[1];马福全[1] (140-147)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逆向教学设计研究 王峥[1];孙艳[1];徐艳琴[1] (148-153)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圈模式阅读策略教学研究——以The Story of Nian为例 邹丽[1];曹路漫[2] (154-159)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文本对比分析与启示——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旧教材为例 焦雯宁[1];王辉[2] (160-164)

STEM教育理念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的策略与应用 苟真珍[1];邵曙光[1];葛玉丽[1];温丹丹[1] (165-170)

GeoGebra软件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应用——以导数概念为例 韩雨阳[1];谭冰[1];石冰冰[1] (171-175)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柴金鸽[1];孔国庆[2] (176-180)

“5E”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以“数列的概念”为例 石冰冰[1];王顺钦[1];韩雨阳[1] (18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