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曾用刊名: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青年教育研究
简 介:《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创办以来,牢牢把握办刊质量这一生命线,同时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刊风格,并积极引入全新的审美理念,不断探索独具匠心的审美风格。学报所创立的“文艺美学研究”专题栏目不仅填补了学报界栏目设置的空白,而且也为学报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短短几年里,学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 创刊时间:2005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617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18/C
- 邮发代号:8-25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从“知”与“真知”的相互转变看庄子哲学对“真理”的表达
方明[1];吴沁阳[1]
(1-6)
“诗人”与“政治家”的双重变奏——论李长之的屈原形象书写演变
李文敏[1]
(7-15)
明遗民董说的美学观念及其诗文实践
董淏谊[1]
(16-24)
主题写作与历史的找寻——评津子围长篇小说《苹果红了》
张琳汐[1]
(25-30)
博物馆展览空间的体验性探究——以敦煌文化主题展览为例
邓诗妤[1]
(31-37)
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伦理风险及其消解路径
郭佳楠[1,2]
(38-45)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蒋宁宁[1];石宏伟[1]
(46-53)
论检察公益诉讼“行政化”及其消解
赵楠[1]
(54-61)
数字时代民事在线诉讼的程序选择权研究
蔡可润[1]
(62-70)
股东压制的公司法救济——兼评新《公司法》相关条文
孙琳凯[1]
(71-79)
虚拟现实技术:健康社会工作的新路径
严云鹤[1];梁西雅[2];赵雅茜[3]
(80-88)
网络社交媒体综合治理研究
杨继慧[1]
(89-93)
新质生产力助推青年发展的实践原则与工作理路
姜子云[1]
(94-100)
工程教育中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以工程哲学视角
赵军[1,2]
(101-106)
从管理到赋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实阻力与突破路径
佟晓丽[1]
(107-113)
新文科背景下新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姚远[1]
(114-120)
新文科背景下产教融合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
穆林林[1];佟玲[1];孙一民[1]
(121-127)
基于PBL-CBL的融合教学方法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可乐中咖啡因的测定”为例
张云霞[1];李嘉诚[1]
(128-133)
人工智能赋值“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以生态学教学为例
孙备[1];郭瑞[1];刚群[1];燕雪飞[1];王国骄[1]
(134-13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研究——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
张琼琼[1];孟津竹[2];张靖宇[2];武宁[3]
(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