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

简  介:本刊创刊于1999年,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被批准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高校二级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报。本刊立足于我国人文学科理论前沿,努力展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将大力推出科学性、独创性、实践性相统一,具有新见解,新发现、新视角、新方法、新文风的学术论文;将从现实的文艺实践和学术活动中发现新课题,组织热点专题研究,从学术理论层面上作出探索与应答。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创刊时间:1999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师大随园校区)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9853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551/I
  • 邮发代号:128-8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主持人语 孙道功[1] (1-1)

专题一:汉语的本体研究助力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 陆俭明;赵杨;曹贤文;丁安琪 (2-2)

遵循汉语特点让国际中文教育落到实处 陆俭明[1] (2-5)

微观研究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 赵杨[1] (6-7)

重视汉语研究与国际中文教学的互动发展 曹贤文[1] (8-9)

电写时代汉字教学的挑战与机遇 丁安琪[1] (10-11)

专题二:海外学者对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体会和感想 古川裕;大海;梁霞;张新生 (12-12)

我/你/我们为什么教汉语 古川裕[1] (12-13)

“一带一路”十周年:埃及中文教育的辉煌十年 大海[1] (14-15)

缺失的记忆:论美国中文教育重要奠基人金守拙的历史贡献 梁霞[1] (16-1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非汉字圈汉语学习者角度看汉语特色与国际中文教育 张新生[1] (19-20)

否定班固作《离骚序》之种种理由均不能成立 吴晓云[1];力之[2] (21-32)

制造天命:晋文公得“天命”说的产生及兴起 郭院林[1] (33-42)

白居易“新乐府”韵律体式与合乐性质新探——以《井底引银瓶》为例 牛倩[1] (43-57)

吴伟业仕清考论 李忠明[1] (58-68)

探微与寻踪——陈寿祺父子《三家诗遗说考》文献考论 王悦[1] (69-77)

略谈汉语历史词汇的字词关系研究角度 曾良[1] (78-85)

字际关系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呈现——以几组字书“或作”字为例 姚权贵[1] (86-94)

清代北方曲本疑难字考释十一则 李伟大[1] (95-102)

民间俗文学文献字形合流辨考四则 龚元华[1] (103-109)

美国华裔童年自传写作的开端及历史意义 谈凤霞[1] (110-118)

王阳明蒙学思想的再讨论 张梅[1] (119-126)

儿童文学批评的独特性与开放性——论彼得·亨特的儿童文学研究 赵霞[1] (127-134)

托尼·本尼特博物馆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及其意义 沈文秀[1] (135-144)

论托尼·本尼特文学社会学的知识论型构及审美逻辑 徐锦辉[1] (145-153)

“文化与社会”: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及其方法论价值 刘晓慧[1] (154-160)

120年中国电影视域:西部电影的价值、文化精神与发展再思考 周星[1];王雨馨[1] (161-168)

中国电影产业学建构中的西方脉络与中国图景 丁亚平[1];贾艺华[2] (169-181)

中国早期电影期刊的刊名、刊期与刊龄特征研究(1921-1937) 张晓明[1] (18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