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曾用刊名:西江大学学报
简 介:《肇庆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本刊登载的文章属学术研究类论文和社会科学及技术指导类文章。办刊宗旨是坚持“双百”方针,促进学术交流,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教师发表论文提供园地。
- 主管单位:肇庆学院
- 主办单位:肇庆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东肇庆市端州区迎宾大道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445
-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08/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李晖教授简介
(F0002-F0002)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作用机制与推进路径
段春梅[1]
(1-8)
印度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近现代中国形象——以NCERT新版《世界历史主题》为例
赵宇璇[1]
(9-15)
恩格斯晚年理论贡献研究述论
李德明[1]
(16-22)
理论·历史·现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三重逻辑
杨冰[1]
(23-29)
公众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宋智敏[1];谢沁颐[1]
(30-36)
算法推荐场域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安全的风险与对策
曹和修[1];黄玉霞[1]
(37-44)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著作权挑战与应对——以欧盟立法为参照
韩荣[1]
(45-53)
人工智能的法律畛域——以AI生成物的著作权为视角
吕坤容[1]
(54-62)
“性善”与“权变”:孟子对礼学的继承与传播符号建构
杨红军[1]
(63-69)
广州光孝寺与粤西溪洞地区文化传播探微
温爱民[1]
(70-76)
潮汕英歌舞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性传承
吴雁云[1]
(77-83)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语言文化认同研究
胡潇译[1]
(84-89)
新时代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价值旨归与创新发展
施一峰[1]
(90-96)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向度、问题与对策
余庆兰[1];方泽强[1,2]
(97-104)
新质人才培养导向下的地方本科高校教师产教融合能力框架及提升对策
薛晓婧[1];李忠玉[2];王文华[2]
(105-112)
高等教育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分析
黄水香[1]
(113-118)
大学生学习成效在教学质量评价与学习焦虑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邢志航[1]
(119-128)
刘磊磊作品
刘磊磊[1]
(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