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Modern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曾用刊名: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简  介:该刊以学术性、时代性、思想性为追求,视野开阔,理论超前,思想活跃,观点新颖。在高校学报中,它突破了传统学科研究领域相对稳定的规范,站在时代的潮头和理论的前沿,密切关注变动着的以广播电视为中心的大众传播事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观念,为理论研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使研究充满时代精神和前瞻意识。在新闻传播类学术刊物中,它超越了一般此类刊物重业务、重应用的倾向,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对传播现象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理论研究,并紧紧追踪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和学科前沿,从而营造出更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和文化品味,被誉为广播电视期刊中“学院派”的代表。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8770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63/G2
  • 邮发代号:2-75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数字之“手”:现代社会手势演化的媒介学语法 孙藜[1] (1-12)

“平台”与“小城镇”的传播互型:城乡传播研究的新锚点 张杰[1];吴毅翔[1] (13-21)

编排美好与感知真实:社交平台中“预制朋友圈”的符码重构、仪式操演与数字交往异化 段永杰[1] (22-34)

人机交互中的认知迷失与沉沦危机 梁兴洲[1];王迎春[2] (35-45)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关键问题、核心话语与国际传播 陈先红[1];李旺传[1] (46-59)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王振嵩[1] (60-75)

1930年代南沙争端中的美国舆论反应 张继木[1] (76-83)

东北悬疑影视剧的“锈带”叙事与类型话语 范志忠[1];胡育文[1] (84-9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动画电影进路:维度建构与实证分析 何国平[1,2] (92-104)

中国电子游戏国际传播的文化外交潜能探析——基于想象群际接触假说 徐莹[1];杨斯予[2] (105-115)

社交媒体亲子达人父母代理隐私观念探究 李伟娟[1];廖诗妍[1] (116-124)

数字化隐身:青年观看音乐演唱会实践中的虚实阈限与补偿性认同 张瑜烨[1];高梦鸽[2] (125-135)

驱逐、寄生还是共生:人工智能语境下音乐人的“存在”研究 林义超[1] (136-146)

差异、分形与全息:超级网络平台发展三部曲 李鋆[1] (147-158)

家庭传播中的数字代沟与弥合策略:基于表情包使用的研究 陶贤都[1];孙雨桢[1] (15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