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艺评论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中国文艺评论》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追踪和研究当代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评论发展前沿问题,突出学术性、当下性和针对性,努力开拓文艺理论新天地,开创文艺评论新风。
-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0395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342/J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6期
君子文化:中华文明标识及艺术呈现
钱念孙[1]
(4-18)
文明标识的历史记忆形态和时代语境
傅道彬[1]
(19-30)
通乎天人乃成其事——书法作为中华文明标识的思考
叶培贵[1]
(31-39)
中华文明标识构建及其艺术呈现的价值生成
田川流[1]
(40-49)
中华文明标识符号与太阳神鸟“中国”概念的图像叙事
田兆元[1]
(50-63)
中华文明标识内涵、体系构建与艺术呈现原则
萧放[1]
(64-69)
中西美学的交流与超越——关于高建平专著《中国书画中看不见的身体》的访谈
安静[1]
(70-83)
破壁除障、守中致和——关于短视频发展的省思
彭文祥[1]
(84-88)
短视频目睹之怪现状——基于媒介基因的先天局限考量
戴清[1]
(89-94)
深度媒介化时代的故事危机
李宁[1]
(95-98)
以笔画象: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用笔思想
申丽媛[1]
(99-111)
英文版《中国文艺评论精粹(第二卷)》译介项目启动
(111-111)
热爱是主要的——访油画家林岗
彭伟华[1]
(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