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简  介:《长江文艺评论》以“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开展积极健康、精准有效的文艺批评。本刊敬重前辈,不薄新人,对青年批评家,尤寄望焉。本刊将搭建一个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共同发声的平台,尤重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鸣。要众声喧哗,不要万马齐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忠实贯彻“双百”方针,方有文艺批评的春天。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 创刊时间:201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246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888/J
  • 邮发代号:38-46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野反思地方性“铸牢”叙事 牛学智[1] (4-11)

楚文化的伦理精神与湖北现代文学传承 李汉桥[1];范文琼[2] (12-18)

AIGC背景下网络文学新形态的可能性探索 黄鸣奋[1] (19-26)

网络文艺形态的演进、特征与意义 刘国强[1] (27-32)

从“地域”到“脱域”:AI绘画在当下的反应与反思 江晓[1] (33-38)

主持人语 徐鲁[1] (39-39)

新时代赣鄱水乡风俗画——读王芸长篇儿童小说《生命之树》 徐鲁[1] (40-44)

在漂泊中找寻人情冷暖与历史温度——读李鲁平长篇儿童小说《不老河边》 陈智富[1] (45-49)

黑暗中的合唱——读邓鼐长篇儿童小说《蒲公英花园》 郑建[1] (50-53)

现实关注、想象力消费与时代情绪的多元类型表达——2024年中国电影观察 陈旭光[1];林楠[2] (54-63)

《哪吒之魔童闹海》:文化自信与时代共情 张阿利[1];张星义[2] (64-69)

跨媒介神话叙事的符号标出性——以春节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为标本的文化批评 赵斌[1];曹畅龙[1] (70-77)

从“人胜”到“文创”:春节年俗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探析 陈日红[1];于志雯[1] (78-82)

空间叙事与社会映射:论《城中之城》改编的现实功能指向 刘荃[1];刘维多[1] (83-87)

技术、赛博格与生命政治——论陈楸帆科幻小说《荒潮》的后人类想象 彭超[1] (88-96)

现代都市语境下的生命镜像——读田国生的诗集《花期峥嵘》 邹贤敏[1] (97-100)

思接千载神游万仞——解析长诗《喜马拉雅》的美学表达 李雪艳[1] (101-104)

神山不朽,废墟开花——论陈应松小说《黑熊山谷》的生态内涵 李海音[1];彭晓彤[2] (105-111)

寻找失落的“人”之歌:晚年绿原的诗与思 王振[1] (112-117)

广游善鉴、诗书心迹——读魏开功《眼中的你我》 李建华[1] (118-120)

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舞会叙事研究 冯樨[1];刘芷含[1] (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