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文艺评论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简 介:《长江文艺评论》以“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开展积极健康、精准有效的文艺批评。本刊敬重前辈,不薄新人,对青年批评家,尤寄望焉。本刊将搭建一个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共同发声的平台,尤重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鸣。要众声喧哗,不要万马齐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忠实贯彻“双百”方针,方有文艺批评的春天。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 创刊时间:201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246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888/J
- 邮发代号:38-460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5期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审美创造
杜学文[1]
(4-10)
主持人语
张德祥[1]
(11-11)
长江意象与意象长江——中国电影中的长江书写
张斌[1];周安欣怡[1]
(12-22)
用“长江山水美学”阐释“长江精神”
李超德[1]
(23-27)
人工智能背景下长江文艺的创作与传播
梁少锋[1]
(28-32)
主持人语
徐鲁[1]
(33-34)
献给母亲河长江的一阕恋歌——关于长篇儿童小说《追寻》的对话
徐鲁[1,2];韩进[1,2]
(34-39)
长江生态题材儿童文学的特色与可能性——以《长江的孩子》丛书为例
梅杰[1]
(40-44)
旖旎绵长的大河之恋——九九长江生态题材小说述论
王苗[1]
(45-48)
打捞岁月长河的情感涟漪——读张年军长篇儿童小说《远飞的红嘴鸥》
陈智富[1]
(49-52)
千年一叹发人深省——评黄梅戏《舞衣裳》
叶琼琼[1]
(53-59)
城市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武汉电影产业为例
王光艳[1]
(60-66)
古戏楼赋能文旅演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
许梦媛[1]
(67-72)
新媒体语境下新诗发展生态的呈现与反思——评罗小凤《新媒体语境下新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新变化》
薛文卿[1]
(73-76)
从军旅到日常的书写——裘山山小说研究
任皓[1]
(77-82)
《逆行人生》:现实主义精神的光影写照
王文斌[1];何明瑞[1]
(83-88)
《解密》:“杂糅”的创新与超载
汪黎黎[1]
(89-93)
从“看见”到“洞见”的理想和现实——谈张炜《去老万玉家》中“美少年”的成长蜕变
朱东丽[1]
(94-98)
叶广岑:京城空间的真实与虚构
胡嘉[1]
(99-102)
文本叙事的隐喻之路——论蒋杏中篇小说集《清莲图》之艺术表现
桑大鹏[1];柯铃铃[1]
(103-109)
坚定文化自信构建荆楚舞蹈——两期“荆楚舞蹈人才培英计划”的价值与启示
兰天文[1]
(110-115)
《时间之野》:打开大江上篷船的窗口——何述强散文的时间叙述
丘文桥[1]
(116-117)
素人写作:一种银发写作的趋向
刘丹琦[1,2];宋时磊[1,2]
(118-122)
画布上的心态史——忻东旺油画艺术的价值重建与意义追求
傅查新昌[1]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