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简 介:《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自2001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致力于生态文明研究成果报道。开设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笔谈”“对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梁希生态观研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笔谈”等笔谈栏目,充分彰显“环境与发展”报道特色,逐步发展成为一份专业特色明显、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刊物。刊发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理论指导价值,业内反响热烈。重点打造“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栏目,注重对于新问题、大问题、元问题研究成果的组稿力度,追踪并组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进行专题报道,得到了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领域研究群体的普遍认可,已经成为了该领域重要的学术成果传播阵地。10多年来,该栏目发表了国内外研究者近300篇研究成果,作者涵盖了中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研究群体,代表了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领域研究的先进水平。在2015年江苏省委宣传部表彰的江苏15家省直社科理论期刊及9个社科期刊专栏中,本刊“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栏目为“优秀栏目”,并获得项目建设资助。本刊于2019年成为SCD来源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 创刊时间:200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1165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607/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薛桂波[1]
(1-11)
同一健康的概念及其论证——以蝙蝠为例展开的探讨
邱仁宗[1,2]
(12-22)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三大核心理念及其中华文化基因
刁生虎[1];王冰鑫[1]
(23-33)
关怀伦理视域下能源正义的四重维度
肖雷波[1,2];成爱婧[2]
(34-43)
基于GIS的过去百年鄂尔多斯湖泊水域变迁及相关问题研究
赵珍[1,2];苏绕绕[3]
(44-5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评析
包庆德[1,2];胡瑞荫[2]
(57-75)
空间正义与时间正义:马克思生态批判思想的双重维度
左官春[1];刘魁[1]
(76-86)
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内涵与实现路径
张青子衿[1]
(87-98)
生态恐惧与生态他者:对排斥性话语的反思
南宫梅芳[1]
(99-107)
科马克·麦卡锡《长路》中的语象叙事与生态伦理意蕴
叶珺霏[1]
(108-115)
以新质生产力领航外国生态文学研究——“外国生态文学研究与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暨南京林业大学第九届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高层论坛综述
黄靖[1];金威[2]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