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曾用刊名:湖北教育:综合资讯;湖北教育;时政新闻
简 介:本刊创刊于1949年12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读者包括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广大教师及教学研究人员;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科技兴国"战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传递教育教学信息,关注教育教学改革,颂扬先进典型,展示老师风貌,服务课堂教学,推动教育创新为主要宣传内容;以出精品、创特色、贴近实际、服务一流为追求目标。
- 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0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39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33/G4
- 邮发代号:38-38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人工智能赋能学生数字素养发展
吴砥[1,2,3]
(1-1)
数字赋能区域科学教育探索与实践
谭婷[1];朱嘉卉[1];盛菁[1];陈明[1]
(5-7)
数字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黄海华[1];李文卓[1];张青华[1];曾燕兰[1]
(8-9)
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少数民族山区教师成长
雷明武[1];陈黎峰[1];付大傅[1];屈向阳[1];刘佳[1]
(10-11)
美育智能测评的探索与实践
王萍[1]
(12-13)
以前沿科技激活古老智慧——解码郭茨口小学“纸艺青铜博物馆”
周红缨[1];刘莹[1]
(14-15)
教育智脑驱动未来学校建设
宋涛[1];熊海豹[1];从相淼[1]
(16-16)
国家平台赋能长江生态教育新样态
钱丹[1];陈艳[1];陶溦姝[1];崔慧荣[1];桑筱筱[1]
(17-18)
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体系的探索之路(一)
吴竺轩[1];田瑞娟[1];王一凡[1]
(19-22)
学习目标的内涵特征、设计路径与叙写方式
唐静[1];晏行[2]
(23-24)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刘信兵[1];张丽[2]
(25-26)
互砺德育让品格自然生成
张同祥[1]
(27-28)
在活动课堂提升高中生思政素养
张清华[1];张佳凤[2]
(29-30)
记忆可以实现人类的“永生”吗?
刘大伟[1,2,3,4]
(31-31)
在作业与睡眠之间
伍学明[1]
(32-32)
守住每一间教室
黄华斌[1]
(33-33)
把“小先生”的理念贯穿学习始终
张基广[1,2]
(34-34)
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校本研修范式的转型探索
程靖涵[1];郑红山[1]
(35-36)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王媛[1]
(37-39)
建构兼具温度与效度的音乐测评模式
程丹[1]
(40-41)
“四会”基本功在学段衔接中的价值及运用
黄群芳[1];谢琼[2]
(42-43)
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胡蕾[1];殷丹[1]
(44-45)
守护心育发展“种子”
朱辉[1];李偲[1]
(46-46)
以融合型教联体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陈鹏[1];周颢[1]
(47-48)
浅谈如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黄龙朝[1]
(49-49)
解锁千年文脉密码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刘太平[1];计玉玲[2];王晶[3]
(50-51)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应用
韩敏[1];王冬鸣[1];黎欢[2]
(52-53)
拓宽强师之路 筑牢教育之基——奋力书写“强师行动”的夷陵答卷
杨胜利[1]
(54-55)
班级文化建设助力学生成长
丁晖[1]
(56-56)
以文化人激发校园活力
肖红军[1]
(57-57)
校家社携手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崔月蛟[1];魏红彩[1]
(58-58)
创建“看得见”的放心食堂
胡正勇[1]
(59-59)
以“五共”新模式打造优质教联体
陈兵[1]
(60-61)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写好中国字
杨清然[1]
(62-62)
营造有品质的学校管理生态
刘琥[1]
(63-63)
中职院校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策略探析
易和平[1]
(64-65)
党建引领乡村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
刘红新[1]
(66-67)
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朱定国[1]
(68-69)
驱动可持续发展师资引擎
宋婷[1]
(70-71)
家园共育守护幼儿健康成长
高玉章[1];胡馨予[1]
(72-72)
书记“小信箱” 信任“保温箱”
王晓荧[1]
(73-74)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
胡才东[1];周丹丹[1]
(75-75)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
付琴勤[1];薛晶晶[1]
(76-76)
问题链教学: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姚园园[1];叶金星[1]
(77-77)
线上家长课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吴春丽[1];李玲[1];张玉琼[1]
(78-79)
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课堂教学变革
潘桦[1]
(80-80)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詹玉婷[1]
(81-81)
提升小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胡彩华[1]
(82-83)
探索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新路径
尹智[1]
(84-84)
基于知识深度等级体系的大单元教学探索
姜飞[1];盛福玲[1]
(85-85)
探索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新路径
叶颖萍[1]
(86-87)
守护生命的微光
刘雪萍[1]
(88-88)
每个孩子都不应被“特殊对待”
贾晓倩[1]
(89-89)
怎样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孟凡会[1]
(90-90)
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良师益友
刘秀丽[1]
(91-91)
教育应有的温度与力量
许海艳[1]
(92-93)
用心呵护孩子的尊严
张艳[1]
(94-94)
桂花树下的思政课
徐亚飞[1]
(95-95)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倾听小达人
张莉[1]
(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