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曾用刊名:湖北教育:综合资讯;湖北教育;时政新闻
简 介:本刊创刊于1949年12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读者包括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广大教师及教学研究人员;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科技兴国"战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传递教育教学信息,关注教育教学改革,颂扬先进典型,展示老师风貌,服务课堂教学,推动教育创新为主要宣传内容;以出精品、创特色、贴近实际、服务一流为追求目标。
- 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0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39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33/G4
- 邮发代号:38-38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8期
奔向教育的星辰大海
刘来兵[1,2]
(1-1)
每位老师都是主角在你我人生故事里有动人的情节
(5-5)
荆楚好老师群星闪耀·故事选登
(6-12)
“十元钱·千分爱”优秀案例
(13-15)
“星辰教室”: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
(16-20)
AI时代,我们在“星辰教室”书写完整的生命表达
李伶[1]
(21-22)
数智赋能,奔赴教育的星辰大海——新时代荆楚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实践与感悟
朱胜祥[1]
(23-23)
“星辰教室”为山区教师带来更多终身学习机会
黄春立[1]
(24-25)
“三维赋能”构建科学教育教师发展新格局
王展欧[1]
(26-27)
坚持“四个突出” 提升教师学历
胡明刚[1]
(27-27)
强化城乡师资融合 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孙高峰[1]
(28-29)
重构数智时代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黄冈师范学院“优师计划”师范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陈向军[1]
(30-31)
系统重构 范式鼎新 聚力融合 全面提升师范教育综合改革创新质效
雷儒金[1]
(32-33)
AI时代,“生活·实践”教育的独特价值
鲍成中[1];周洪宇[2,3,4,5,6,7]
(34-35)
“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情境教学
赵婧[1];竹庆玉[1]
(36-37)
“质疑—求证—重构”:整本书阅读中批判性思维的三阶培养路径
杜占强[1];徐志勤[1]
(38-39)
为什么是“帮”
伍学明[1]
(40-40)
转换角色,做有底气的教育
黄华斌[1]
(41-41)
做一个“笨”人
张基广[1,2,3,4]
(42-42)
高中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与方法探究
沈春梅[1]
(43-44)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余谆[1];杨丽萍[1]
(45-46)
聚焦“五个关键”为教育强市建设聚力
熊庆国[1];王书强[1];罗梦曲[1]
(47-48)
推动非遗融入大思政教育
贺俊杰[1];胡先军[1]
(49-49)
构建“家校社医政”五位一体心育预防体系
赵咏芳[1];肖仲兵[1]
(50-51)
名师领航破壁垒 研训融合筑阶梯——枣阳市名师工作室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工作侧记
王新英[1];赵俊涛[2]
(52-53)
教育家精神视域下构建教师培训新样态的县域实践
张克林[1]
(54-55)
乡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究
胡振宇[1];胡启航[1];陈玮[2]
(56-56)
赛训评联:四位一体书写墨韵华章
刘革非[1]
(57-57)
基于数字生态的“五育”融合模式创新
代婷[1];刘风云[1];俞珍珍[1]
(58-59)
家校本的有效使用
刘小玉[1]
(60-60)
构建协同育人生态圈的实践探索
刘巧艳[1]
(61-62)
为学生抗逆成长架桥铺路
王洪波[1]
(63-63)
发挥体制优势 推进深度融合——全面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郭进军[1]
(64-65)
立足特色活动,打造课后服务新模式
涂小俊[1]
(66-66)
传承非遗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孟俊怡[1]
(67-6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恩施样本
涂晓璇[1];邱世兵[2]
(68-69)
地方特色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
李珊珊[1]
(70-71)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点亮小学美术课堂
高亚[1];万丽君[1]
(72-73)
打造“艺文育匠”美育新模式
柴安成[1]
(74-74)
“微型社区”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成长
刘巧巧[1]
(75-75)
构建灵动成长生态
王晚红[1]
(76-77)
“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实际运用
丁姗[1];郑素文[1]
(78-78)
范式重构的教学思考与创新
张雷[1];罗金莲[1]
(79-79)
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李值冉[1];李萍[1]
(80-80)
浅谈农村中小学“智慧”作文教学
罗胜英[1];王锋[1]
(81-81)
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数感
胡鑫[1];胡青[1]
(82-82)
“悦读”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潘汉芳[1]
(83-84)
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
胡琴[1]
(85-85)
数智技术赋能传统文化教育
张文兴[1]
(86-86)
单元整体教学的学习情境设计
黄苗[1]
(87-88)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优化策略
廖衍萍[1]
(89-90)
“读思达”教学法的运用例谈
陈克妙[1]
(91-91)
巧用AI为传统节日文化体验赋能
陈燕[1]
(92-93)
“双减”背景下低年级口算频次的瘦身
柯昌艳[1]
(94-94)
那些照亮心灵的瞬间
罗芬[1]
(95-95)
用爱与耐心点亮心灯
周华萍[1]
(96-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