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
简 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为一个学术成果的载体,要为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优质服务,归结一句话就是:奋力向全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方阵迈进!以创办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为目标,视刊物的学术质量为生命,坚持“前沿、深刻、严谨、创新”的办刊理念。本刊以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在国内外学术界赢得声誉,作为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机构用户超过3000户,分布于25个国家和地区,学术影响遍及亚洲、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各主要大学及国家图书馆,许多文章被国内外知名检索机构转载转摘。
-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 创刊时间:199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1971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448/C
- 邮发代号:14-30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彰显与印证
刘晓[1];王占仁[2]
(1-7)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观照
陈莹莹[1]
(8-16)
马克思求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哲学构想——以“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为中心的考察
苏振源[1];刘怀玉[2]
(17-25)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纵横配置及其限度
吴欢[1];夏颖[2]
(26-32)
地方政府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逻辑与创新
莫良元[1];肖雨辰[2]
(33-40)
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审视
张雷[1];洪光东[1]
(41-48)
古代国家治理中的“为政以德”及其当代审思——基于汉儒的理论建构
简智荣[1];冯霞[1]
(49-56)
格君风化与德佑宦途:明代官员的官德自修观及日常实践
程思瀚[1]
(57-64)
“显示器”与“调节阀”:现代文明进程中的生活方式
徐炜[1];梁和阳[1]
(65-70)
马克思的生活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李昂[1]
(71-77)
《中国文学发展史》与文学史编纂中的主编意识
陈文新[1];于静波[1]
(78-84)
新见王家璧抄本《耳谈类增》残帙文献价值考论
陈刚[1]
(85-95)
《史记》帝王谱系与中国早期文化记忆的重塑
陈兹[1]
(96-102)
民歌与苏轼诗词审美风格的形成
周春雨[1,2];韩伟[1]
(103-108)
数智时代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培育的空间叙事策略优化
王闻萱[1];王丹[1]
(109-116)
需要的商品形式与环境的极限——论威廉·莱斯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生态重构
胡云皓[1]
(117-124)
“人类世生态批评”:基于“农业后勤学”的考察
徐滔[1]
(125-132)
数字货币融合共生的理论机理与法律回应
王炜炫[1]
(133-143)
做好经济工作方法论的基本内涵与演化逻辑
林炜炜[1];赵一帆[1]
(144-151)
基层政府数字治理赤字的生成机理与化解路径
艾尚乐[1]
(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