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0-201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办刊历史悠久,学术精神突出。优良传统:不遗余力地支技学术新人,不失时机地推出学术新作。
- 主管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6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东校区行政东楼4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3X
- 国内统一刊号:CN 52-5005/C
- 邮发代号:66-1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马克思早期理论作品的原创性理论贡献——以《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为例
林锋[1]
(1-10)
新时代党的建设标识性概念建构研究
何锡辉[1]
(11-20)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乘数逻辑:上云、用数、赋智
刘洋[1,2]
(21-29)
国际中文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价值、困境和路径
姜国权[1];夏青[2,3]
(30-40)
贵州地域文化资源与国际中文教育的融通及其利用
刘杨[1]
(41-50)
反向混淆情形下注册商标跨类保护的合理边界
邓社民[1];杨祎朋[1]
(51-61)
地理标志传统知识资源保存的实践路径探讨
孙智[1]
(62-72)
农村现代化背景下消遣经济的实践样态与运行张力——以黔东南州苗寨村落为例
郭亮[1];刘宇[1]
(73-83)
数字金融赋能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门槛效应——基于绿色金融与制度环境的双重视角
郑威[1]
(84-97)
女贞、女权与惜女文化:鹤庆白族“跑婚”习俗的人类学考察
马腾嶽[1]
(98-108)
中华传统家风研究范式及其话语体系
贾文胜[1]
(109-119)
中国新文学线装书现象考论
金宏宇[1];李嘉然[1]
(120-131)
文学与电影的互援共生——《金陵十三钗》电影改编及其版本变异新考
罗先海[1]
(132-140)
“强师计划”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逻辑、问题审视和行动选择
谢延龙[1]
(141-150)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通:数字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选择与构建路径
曹渡帆[1]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