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简 介:全面反映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学术成果,注重学术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重点研究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前沿问题,开辟有广州研究、岭南文化、人权研究、廉政论坛等专栏。
- 主管单位:广州市教育局
-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
- 创刊时间:200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A213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394X
-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45/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无面者归来:数字时代的面容溃散及其抵抗
施畅[1]
(5-13)
交互式叙事:作为人机共同体的AI文学走向
陈接峰[1];徐张成[2]
(14-27)
政治、物质、非人类与后人类:生态批评视域下身体研究的三种面向
潘伍豪[1]
(28-39)
论互联网利益表达的撒播策略
邱新有[1];钟亮[2,3]
(40-49)
20世纪30年代禁绝粤语片事件背后的制度套利问题研究
陶冶[1]
(50-64)
莲英之死:民初上海社会热点事件的大众文本转化与管控
徐雅容[1]
(65-77)
中国美学“既是美学的,又是中国的”?——论中国美学的定位,兼与李庆本教授商榷
薛富兴[1]
(78-88)
加速时代的时间感知及其美学批判——以罗萨加速理论中的时间现象学为中心的考察
王大桥[1];冯乐群[1]
(89-99)
朱光潜前期思想的两次转向及“有机人格论”的形成
金子涵[1]
(100-110)
数智时代汉字输入方式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叶明慧[1,2];屈哨兵[1]
(111-126)
粤方言问人疑问代词的现状与历史
王毅力[1]
(127-137)
数智赋能城市社区风险韧性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
周芳检[1]
(138-148)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下储备肉供应链风险形成机制和韧性要素识别
张媛[1,2];谢如鹤[2]
(14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