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研究
Folklore Studi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民俗刊物。旨在开展民俗学学术理论研究,重视民俗资料的搜集整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4360
-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178/K
- 邮发代号:24-09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清代的“会”与乡村秩序》拓展社会组织民俗研究
景宝莹
(F0002-F0002)
古典儒家生活方式与新型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打造
王学典[1]
(5-17)
大地飞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邱跃强[1];王杰[1]
(18-26)
“社会学的民俗学”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乡村妇女研究
王均霞[1]
(27-41)
“非地方”:道路人类学研究的另一种理论路径与可能
彭秀祝[1];吴家鹏[2]
(42-51)
传统手工艺如何重构现代生活——以日本民艺复兴为例
徐赣丽[1];朱俊波[1]
(52-62)
崔寔《四民月令》的风俗观及其治世愿景
聂济冬[1]
(63-71)
想象的旅行:《穆天子传》所记穆王行程析论
罗瑞霞[1]
(72-80)
汉唐天马、清之寻常:西域天马由名入实的历史进程
李高峰[1]
(81-91)
清代建昌马的演变及其影响
龙圣[1]
(92-109)
清末民国云南孟连春节“拜大印”习俗的制度来源与民间接纳
张诗尧[1]
(110-118)
近代内蒙古地区畜粪利用及其变革
张博[1]
(119-129)
生物-社会协同机制与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以仙居杨梅遗产实践为例
卢成仁[1]
(130-144)
从动态保护到照料: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另一种思路
黄剑波[1];孙攀搁[1]
(145-156)
《民族艺术》2024年第6期(总第181期)目录
(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