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研究
Folklore Studi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民俗刊物。旨在开展民俗学学术理论研究,重视民俗资料的搜集整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4360
-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178/K
- 邮发代号:24-09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山东大学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工程”启动仪式暨学术研讨会
张清美;张扬
(2-2)
《民俗研究》创刊四十周年专号编者按
(5-6)
《民俗研究》与中国民俗学知识生产及本土化实践
毛巧晖[1,2]
(7-18)
对《民俗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
李扬[1];谢亚文[1]
(19-30)
近十年《民俗研究》影响力及其栏目设置特征分析
黄永林[1]
(31-41)
从发刊词到四十年刊文实践:《民俗研究》的学术贡献
刁统菊[1]
(42-52)
现代民俗学的追问: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科技化
周星[1]
(53-71)
作为民俗学关键词的“日常生活”及其研究范式——兼论生活结构理论的可能性
李向振[1]
(72-84)
民俗学的喜剧——学界内外协作中的“共享权威”
[日]菅丰[1];陆薇薇[2]
(85-97)
民间智慧的形式,口头诗学的精髓——弗里“自创谚语”申论
朝戈金[1,2]
(98-107)
《妙峰山》何以成为学术经典?——兼及《妙峰山》一书的开创性贡献及局限
李华伟[1,2]
(108-120)
浪漫圣山、信仰力与组织力:百年妙峰山研究的迷思
刘守峰[1]
(121-134)
顾颉刚妙峰山调查的跨地域学术辐射与范式革新
林旻雯[1]
(135-147)
从“两种民间”看顾颉刚学术轨迹的转向
李扬[1]
(148-156)